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恶意行为分析相关技术与理论 | 第14-22页 |
2.1 恶意行为分析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2.1.1 恶意软件分类 | 第14-15页 |
2.1.2 恶意软件分类 | 第15-16页 |
2.1.3 恶意行为分析技术 | 第16页 |
2.2 动态分析相关技术介绍 | 第16-19页 |
2.2.1 动态二进制分析技术 | 第17-18页 |
2.2.2 DynamoRIO相关技术研究 | 第18-19页 |
2.3 基于API的恶意行为分析技术 | 第19-21页 |
2.3.1 API简介 | 第19-20页 |
2.3.2 基于API的恶意行为分析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API信息库的建立与动态信息获取 | 第22-34页 |
3.1 API函数参数库设计 | 第22-27页 |
3.1.1 API文本信息库设计 | 第22-24页 |
3.1.2 API二进制信息库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3.1.3 参数类型说明 | 第25-27页 |
3.2 API二进制信息库生成 | 第27-28页 |
3.2.1 格式二元组的生成 | 第27页 |
3.2.2 API节点处理与二进制文件生成 | 第27-28页 |
3.3 基于DynamoRIO插桩工具的动态信息获取 | 第28-32页 |
3.3.1 DynamoRIO关键接口函数介绍 | 第28-30页 |
3.3.2 API调用定位与参数获取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API关联性抽取技术与行为分析技术 | 第34-42页 |
4.1 基于API解析库的关联性抽取技术 | 第34-36页 |
4.1.1 API类型确定 | 第34页 |
4.1.2 API关联对象确定 | 第34-35页 |
4.1.3 API关联类型确定 | 第35页 |
4.1.4 关联抽取算法设计 | 第35-36页 |
4.2 基于抽象描述的行为抽取技术 | 第36-38页 |
4.2.1 行为的描述 | 第37页 |
4.2.2 行为抽取算法设计 | 第37-38页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41页 |
4.3.1 主线程 | 第38-39页 |
4.3.2 检测处理与进度 | 第39-40页 |
4.3.3 对恶意软件的处理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42-50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42页 |
5.2 测试用例 | 第42页 |
5.3 测试内容与步骤 | 第42-43页 |
5.3.1 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5.3.2 准确性测试 | 第43页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5.4.1 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5.4.2 准确性测试 | 第44-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