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有机光伏器件 | 第12-14页 |
1.2.1 构造及原理 | 第12-13页 |
1.2.2 性能参数 | 第13-14页 |
1.3 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立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立题思想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页 |
2.1.3 马库斯半经验模型 | 第18-19页 |
2.1.4 神经网络模型 | 第19-20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吡咯并吡咯二酮给体分子向受体分子转化的假设:理论研究及表征 | 第21-28页 |
3.1 引言 | 第21-2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3.2.1 假设的可行性 | 第22-24页 |
3.2.2 性质改变的原因 | 第24-27页 |
3.3 结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给体分子向受体分子转化机制的理论研究及运用 | 第28-37页 |
4.1 引言 | 第28-2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4.2.1 PDPP3T和b1性质的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4.2.2 在b1的基础上合理的设计受体材料 | 第31-35页 |
4.3 结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采用量子化学的方法优化和预测非富勒烯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性能 | 第37-43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5.2.1 不同桥连基团对受体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5.2.2 不同受体单元对受体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5.2.3 不同取代基对受体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已(待)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页 |
期刊论文 | 第51页 |
会议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