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中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1页
一、网络隐私权保护基本理论解说第11-24页
    (一)网络隐私权的界定与特征第11-17页
        1.网络隐私权的界定第11-14页
        2.网络隐私权的特征第14-17页
    (二)网络隐私权保护范围第17-24页
        1.明晰网络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第17-20页
        2.明晰网络隐私权可克减性与公共利益第20-24页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24-36页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32页
        1.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第24-29页
        2.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存在问题第29-32页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2-36页
        1.我国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现状第32-34页
        2.我国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存在问题第34-36页
三、域外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及其利弊第36-45页
    (一)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为主导的保护模式优势与不足第36-39页
        1.立法规制模式的优势第37-38页
        2.立法规制模式的不足第38-39页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为主导的保护模式优势与不足第39-45页
        1.行业自律模式的优势第40-42页
        2.行业自律模式的不足第42-45页
四、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的思路第45-50页
    (一)构建并完善网络隐私权专门性法律保护体系第45-47页
        1.有针对性地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第45页
        2.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全面性法律规范第45-46页
        3.明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第46页
        4.扩大网络隐私权保护责任主体的范围第46-47页
        5.平衡法律保护与信息技术及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关系第47页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保护网络隐私权行业自律和监管体系第47-49页
        1.建立专门性行业自律组织及规范化行业保护标准第47页
        2.构建权威性分级制网络隐私权保护认证制度第47-48页
        3.构建由政府与行业自律机构协作配合的监督管理机制第48页
        4.建立畅通高效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第48-49页
    (三)强化宣传提升网络隐私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第49-50页
        1.加强宣传引导树立隐私权益价值观念第49页
        2.积极推广互联网实名制度以规范公民网络行为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侵权现有技术抗辩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遗产管理制度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