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3页 |
1.1 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1.1 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 第8页 |
1.1.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第8-10页 |
1.1.3 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 第10页 |
1.1.4 吸附去除金属的机理 | 第10-11页 |
1.2 腐殖酸作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腐殖酸的来源及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1.2.2 腐殖酸对环境污染物的影响 | 第12-14页 |
1.2.3 腐殖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活性污泥作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活性污泥的特性 | 第15-16页 |
1.3.2 活性污泥吸附金属离子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3 活性污泥吸附去除腐殖酸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背景、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3-30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活性污泥的采集及培养 | 第23页 |
2.1.2 试剂配制方法 | 第23-24页 |
2.1.3 仪器设备与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2.2 吸附试验 | 第27-29页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3.1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1 HA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时间 | 第30-31页 |
3.1.2 HA存在下活性污泥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时间 | 第31-32页 |
3.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活性污泥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铜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7-38页 |
3.6 腐殖酸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7 NaCl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9-40页 |
3.8 CaCl_2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0-42页 |
3.9 不同添加顺序对吸附的影响 | 第42-43页 |
3.10 小结 | 第43-44页 |
4 腐殖酸、活性污泥及Cu~(2+)相互作用机制初探 | 第44-57页 |
4.1 动力学研究 | 第44-48页 |
4.1.1 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4.1.2 HA对活性污泥吸附Cu~(2+)影响的动力学拟合 | 第45-48页 |
4.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8-52页 |
4.2.1 吸附等温模型 | 第48-50页 |
4.2.2 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50-52页 |
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5页 |
4.4 腐殖酸影响活性污泥吸附Cu~(2+)的关系式 | 第55页 |
4.5 小结 | 第55-5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问题与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