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

S型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研制及分子电多极跃迁选择定则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1.1 电子能谱技术简第10-11页
    1.2 电子能量损失谱基本原理第11-13页
    1.3 电子能量损失谱仪发展历史第13-17页
    1.4 研制高分辨S型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意义第17-20页
第2章 高分辨S型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设计第20-46页
    2.1 电子枪第20-24页
    2.2 S型双半球单色器和分析器第24-32页
        2.2.1 S型双半球单色器设计第24-27页
        2.2.2 边缘场修正及单色器性能模拟第27-29页
        2.2.3 S型双半球分析器及其性能模拟第29-31页
        2.2.4 垂直电子路径平面方向的调节第31-32页
    2.3 加速透镜和减速透镜第32-37页
        2.3.1 加速透镜第33-35页
        2.3.2 减速透镜第35-36页
        2.3.3 电子束路径的准直第36-37页
    2.4 主体总装结构及真空第37-40页
    2.5 其它部分第40-44页
        2.5.1 探测器及采集系统第40-43页
        2.5.2 地磁场磁屏蔽线圈第43-44页
        2.5.3 供气系统第44页
    2.6 总结第44-46页
第3章 高分辨S型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调试第46-54页
    3.1 谱仪的装配第46-48页
    3.2 电子束的调试第48-50页
    3.3 调试注意事项和谱图的采集第50-53页
    3.4 总结第53-54页
第4章 电子能量损失谱实验方法及新谱仪检验第54-66页
    4.1 微分散射截面、广义振子强度和光学振子强度的概念第54-57页
    4.2 光学振子强度的实验测量方法第57-58页
    4.3 He和Ar的光学振子强度测量第58-65页
        4.3.1 氦原子光学振子测量结果第58-62页
        4.3.2 氩原子光学振子测量结果第62-65页
    4.4 总结第65-66页
第5章 双原子分子电多极跃迁选择定则第66-76页
    5.1 简介及研究现状第66-67页
    5.2 理论方法第67-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5.4 结论第74-76页
第6章 三原子分子电多极跃迁选择定则研究第76-88页
    6.1 与双原子分子电多极跃迁选择定则区别第76页
    6.2 理论方法第76-7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8-86页
        6.3.1 基态属于C_(2v)点群,激发态可能属于C_(2v)或D_(∞h)点群的分子第79-81页
        6.3.2 基态属于D_(∞h)点群、激发态可能属于C_(2v)点群的三原子分子第81-83页
        6.3.3 基态属于C_(∞v)点群、激发态可能属于C_s点群的三原子分子第83-86页
    6.4 结论第86-8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附录A MKS公司GE50A型流量计使用说明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资产发行结构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激发与传播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