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一段沉积体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2-19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沉积体系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洪水漫湖”体系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苏北盆地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7-18页
    1.5 主要研究成果第18-19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9-25页
    2.1 概要第19-20页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第20-22页
        2.2.1 泰州组(K2t)第21页
        2.2.2 阜宁组(E1f)第21页
        2.2.3 戴南组(E2d)第21-22页
        2.2.4 三垛组(E2s)第22页
        2.2.5 盐城组(Ny)第22页
    2.3 构造演化第22-25页
        2.3.1 断—坳阶段(K2t1-E1f4)第23页
        2.3.2 断陷阶段(E2d1-E2s2)第23-24页
        2.3.3 坳陷阶段(Ny1-Ny2)第24-25页
3 层序地层格架第25-37页
    3.1 界面识别第25-28页
        3.1.1 层序界面第25-27页
        3.1.2 体系域界面第27-28页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第28-32页
        3.2.1 崔2井层序地层划分第28-30页
        3.2.2 柘2井层序地层划分第30页
        3.2.3 瓦17井层序地层划分第30-31页
        3.2.4 阜宁X1井层序地层划分第31-32页
    3.3 层序地层格架第32-37页
        3.3.1 崔2—柘2—梁3剖面第33页
        3.3.2 沛X2—金2—应5剖面第33-34页
        3.3.3 马3—柘2—瓦X16剖面第34-35页
        3.3.4 苏118—阜基—阜宁X1剖面第35页
        3.3.5 阜宁X1—盘X1—新朱1剖面第35-37页
4 沉积相研究第37-68页
    4.1 沉积相标志及沉积相类型第37-53页
        4.1.1 片流—洪水漫湖沉积第37-44页
        4.1.2 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第44-48页
        4.1.3 风暴沉积第48-53页
    4.2 单井相分析第53-61页
        4.2.1 仁1井单井相分析第54-55页
        4.2.2 崔2井单井相分析第55-57页
        4.2.3 沙20井单井相分析第57-58页
        4.2.4 阜基井单井相分析第58-59页
        4.2.5 新朱1井单井相分析第59-61页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第61-68页
        4.3.1 阜基—新洋X1—盐城1剖面第61-62页
        4.3.2 盐城2—盐城4—盐深1剖面第62-63页
        4.3.3 仁1—金1—关X2剖面第63-64页
        4.3.4 临1—发4—花深X1剖面第64-66页
        4.3.5 马3—甲3—瓦X16剖面第66页
        4.3.6 梁5—富安X2—台6剖面第66-68页
5 沉积体系分布、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第68-78页
    5.1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一段沉积体系分布第68-74页
        5.1.1 编图原则及方法第68-71页
        5.1.2 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第71-74页
    5.2 沉积模式第74-76页
        5.2.1 片流—洪水漫湖体系第74-75页
        5.2.2 浪控三角洲—滩坝体系第75-76页
    5.3 控制因素分析第76-78页
        5.3.1 古气候条件第76页
        5.3.2 古地貌条件第76-77页
        5.3.3 古风向条件第77页
        5.3.4 古水深条件第77-78页
6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南部咸水入侵区地下水演化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霍吉河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