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STAT3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 第11-1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2.1.1 临床资料 | 第11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1页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11-12页 |
2.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步骤 | 第12页 |
2.1.5 IHC结果判断 | 第12-13页 |
2.1.6 统计学处理 | 第13页 |
2.2 结果 | 第13-16页 |
2.2.1 STAT3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13页 |
2.2.2 STAT3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第13-14页 |
2.2.3 STAT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第14-15页 |
2.2.4 STAT3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差异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 | 第15-16页 |
2.3 讨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探究隐丹参酮对舌鳞状细胞癌的抗癌作用 | 第18-3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3.1.1 实验所用细胞系 | 第18页 |
3.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18-19页 |
3.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3.1.4 溶液及试剂配方 | 第20-21页 |
3.1.5 实验方法 | 第21-28页 |
3.1.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3.2 结果 | 第28-32页 |
3.2.1 隐丹参酮对舌鳞癌细胞IC50的测定 | 第28页 |
3.2.2 隐丹参酮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能力 | 第28-29页 |
3.2.3 隐丹参酮促进舌鳞癌细胞的凋亡 | 第29页 |
3.2.4 隐丹参酮阻滞舌鳞癌细胞周期 | 第29-30页 |
3.2.5 隐丹参酮抑制舌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 第30-31页 |
3.2.6 隐丹参酮抑制舌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 第31页 |
3.2.7 隐丹参酮处理后舌鳞癌细胞的蛋白表达变化 | 第31-32页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4章 探究隐丹参酮提高舌鳞状细胞癌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的机制 | 第34-4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4.1.1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第34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4.1.3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4.2 结果 | 第35-39页 |
4.2.1 紫杉醇对舌鳞癌细胞IC50的测定 | 第35页 |
4.2.2 联合用药进一步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 第35-36页 |
4.2.3 联合用药进一步促进舌鳞癌细胞的凋亡 | 第36页 |
4.2.4 联合用药进一步将舌鳞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 | 第36-37页 |
4.2.5 联合用药进一步促进舌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 第37页 |
4.2.6 联合用药进一步降低舌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 第37-38页 |
4.2.7 联合用药处理后舌鳞癌细胞的蛋白表达变化 | 第38-39页 |
4.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综述 | 第46-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