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露天矿开采论文

露井联采逆倾边坡岩移规律及稳态分析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9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6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3-18页
     ·露井联采边坡岩移规律及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8-19页
     ·边坡监测研究现状第19-22页
     ·滑坡预报研究现状第22-26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29页
2 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岩移机制分析第29-41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29-33页
   ·逆倾边坡滑坡模式分析第33-34页
   ·地下开采覆岩变形破坏机理分析第34-36页
   ·露井联采逆倾边坡变形机理研究第36-37页
   ·地下开采对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37-39页
   ·小结第39-41页
3 研究区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分析第41-56页
   ·工程概况第41-42页
   ·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第42-49页
     ·地层和岩性特征第42-44页
     ·岩体结构特征第44-48页
     ·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特征第48-49页
   ·边坡工程地质分区第49-50页
   ·地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50-53页
     ·地层岩性影响第50-51页
     ·地质构造影响第51-52页
     ·地表裂缝影响第52页
     ·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影响第52-53页
   ·滑坡模式统计分析第53-55页
     ·滑坡概况第53页
     ·滑坡模式分析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4 露井联采逆倾边坡岩移规律试验研究第56-69页
   ·基本原理第56-58页
   ·试验方案第58-62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2-68页
     ·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特征第63-66页
     ·煤层开采后覆岩及地表的移动特征第66-67页
     ·地下开采对露天矿顶帮边坡变形的影响分析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5 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第69-85页
   ·极限平衡分析第69-73页
     ·平面应变问题的二维极限平衡分析第69-70页
     ·楔体滑动问题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第70-73页
   ·RFPA-SRM 数值模拟第73-82页
     ·RFPA-SRM 简介第74-77页
     ·单一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第77-80页
     ·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分析第80-82页
   ·地下开采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第82-83页
   ·小结第83-85页
6 基于地表位移监测的边坡稳态分析第85-104页
   ·边坡位移-时间特征分析第85-86页
   ·监测点布置第86-89页
   ·监测结果及分析第89-102页
     ·井采边界监测线数据分析第89-93页
     ·边坡走向方向监测线数据分析第93-96页
     ·边坡倾向方向监测线数据分析第96-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7 边坡临滑时刻的动态识别方法研究第104-118页
   ·常用滑坡判据分析第104页
   ·临滑时刻的动态识别方法第104-110页
     ·假设检验原理第106页
     ·常用分布检验方法分析第106-107页
     ·基于 Lilliefors 检验的临滑时刻动态识别方法第107-110页
   ·应用分析第110-117页
     ·滑落区域内监测点的观测结果分析第110-113页
     ·滑体边界外监测点的观测结果分析第113-116页
     ·位移加速度随机变量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第116-117页
   ·小结第117-11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8-120页
   ·结论第118-119页
   ·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7页
作者简历第127-131页
附件第131-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膨润土基冶金球团粘结剂研制及构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