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 | 第12页 |
2.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12-14页 |
2.1 病因 | 第12-13页 |
2.2 病机 | 第13-14页 |
3. 中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现状 | 第14-15页 |
3.1 活血化瘀法 | 第14页 |
3.2 滋补肝肾法 | 第14-15页 |
3.3 气血并治法 | 第15页 |
3.4 清热活血法 | 第15页 |
4. AS与中医热毒病机 | 第15-16页 |
5.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6. 动脉粥样硬化与巨噬细胞凋亡 | 第17-19页 |
6.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作用 | 第17-18页 |
6.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游离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18页 |
6.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引发的细胞凋亡 | 第18-19页 |
7. 动脉粥样硬化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 第19-21页 |
8. JNK及P38-MAPK通路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8.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组成 | 第21-22页 |
8.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关系 | 第22页 |
8.3 MAPK信号通路的细胞凋亡作用 | 第22-24页 |
9. SRA信号通路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0. 黄芩苷的药理研究 | 第25-28页 |
10.1 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 第26页 |
10.2 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作用 | 第26页 |
10.3 抗炎作用 | 第26页 |
10.4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损伤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8-5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1.1 耗材与试剂 | 第28页 |
1.2 仪器 | 第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2.1 RAW264.7细胞系的培养和传代 | 第28页 |
2.2 巨噬细胞的试验分组 | 第28-29页 |
2.3 Annexin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 | 第29-30页 |
2.4 Western-blot检测JNK,P38,SRA,IFN-β的表达 | 第30-31页 |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3. 结果 | 第34-55页 |
3.1 分析方法描述 | 第34页 |
3.2 黄芩苷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4-38页 |
3.3 黄芩苷对磷酸化JNK含量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 黄芩苷对P38-CHOP含量的影响 | 第42-46页 |
3.5 黄芩苷对SRA含量的影响 | 第46-50页 |
3.6 黄茶苷对IFN- f3含量的影响 | 第50-55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5-60页 |
1. 细胞凋亡分析 | 第55页 |
2. 黄芩苷对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3. 黄芩苷对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6页 |
4. 黄芩苷对SRA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6-57页 |
5. 黄芩苷对IFN-B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7页 |
6. 总体分析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详细摘要 | 第7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