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耐辐射奇球菌MutS2和DncA蛋白结构与生化功能的研究

项目资助第6页
ACKNOWLEDGEMENTS第6-7页
致谢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主要缩略词第13-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43页
    1.1 耐辐射奇球菌研究进展第16-24页
        1.1.1 耐辐射奇球菌概述第16-19页
        1.1.2 耐辐射奇球菌辐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第19-24页
        1.1.3 其他耐辐射奇球菌特有的修复相关蛋白第24页
    1.2 碱基错配修复(MMR)系统及MutS2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4-30页
        1.2.1 大肠杆菌MMR系统第24-25页
        1.2.2 MutS蛋白的同源物第25-26页
        1.2.3 MutS2蛋白及其研究进展第26-27页
        1.2.4 Smr(The small MutS-related domain)第27-30页
    1.3 金属β-内酰胺酶家族研究进展第30-37页
        1.3.1 金属β-内酰胺酶家族简介第30-32页
        1.3.2 RNase Z亚家族第32页
        1.3.3 β-CASP亚家族第32-37页
    1.4 蛋白质结晶及X射线衍射技术概述第37-43页
        1.4.1 蛋白质结晶的原理及方法第38-39页
        1.4.2 蛋白质结晶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1.4.3 诱导成核的方法——Seeding第40-41页
        1.4.4 蛋白质与DNA的共结晶第41页
        1.4.5 Soaking第41页
        1.4.6 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及数据分析第41-43页
2 耐辐射奇球菌MutS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43-72页
    2.1 前言第43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3-55页
        2.2.1 菌株和质粒第43-45页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5页
        2.2.3 各种突变株及补偿株的构建第45-47页
        2.2.4 生长曲线及重组率的测定第47页
        2.2.5 生存率的测定第47-48页
        2.2.6 抗氧化活性分析第48-49页
        2.2.7 实时定量PCR第49-50页
        2.2.8 drSmr_(680)和drSmr_(622)表达菌株的构建第50-51页
        2.2.9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51-52页
        2.2.10 定点突变蛋白的构建第52-53页
        2.2.11 核酸酶活性实验第53-54页
        2.2.12 DNA结合活性的测定第54页
        2.2.13 drSmr_(680)晶体筛选及生长第54页
        2.2.14 drSmr_(680)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及蛋白结构的解析第54-5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5-68页
        2.3.1 各种突变株及补偿株的构建第55-56页
        2.3.2 △mutS2生长曲线和重组率的测定第56-57页
        2.3.3 生存率的测定第57-59页
        2.3.4 △mutS2突变株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59-60页
        2.3.5 实时定量PCR第60-62页
        2.3.6 drSmr_(680)和drSmr_(622)蛋白的表达纯化第62页
        2.3.7 drSmr_(680)具有核酸酶活性第62-64页
        2.3.8 drSmr_(622)蛋白的DNA结合活性比drSmr_(680)高第64-65页
        2.3.9 drSmr_(6800蛋白晶体结构与ttSmr基本相似第65-67页
        2.3.10 E710是drSmr蛋白的活性位点之一第67-68页
    2.4 讨论第68-70页
    2.5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3 耐辐射奇球菌Dnc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72-108页
    3.1 前言第72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72-81页
        3.2.1 菌株和试剂第72-74页
        3.2.2 表达菌株的构建第74页
        3.2.3 定点突变第74-75页
        3.2.4 蛋白的表达及条件优化第75-76页
        3.2.5 蛋白纯化第76-78页
        3.2.6 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及优化第78页
        3.2.7 晶体衍射数据收集与处理第78页
        3.2.8 核酸酶活性实验第78-80页
        3.2.9 突变株的构建第80页
        3.2.10 生长曲线和表型测定第80-8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81-104页
        3.3.1 蛋白表达与诱导条件优化第81-82页
        3.3.2 蛋白纯化第82-86页
        3.3.3 DncA蛋白核酸酶活性第86-92页
        3.3.4 DncA蛋白的三维结构研究第92-98页
        3.3.5 分子筛法确定DncA_D175A点突变蛋白在溶液中的低聚物状态第98-99页
        3.3.6 DncA蛋白C-末端的作用第99-101页
        3.3.7 突变株构建及表型分析第101-104页
    3.4 讨论第104-106页
    3.5 总结与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5页
附录第115-121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南方4省区圆盘菌科分类研究
下一篇:爬行动物胚胎发育的行为热调节及其能量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