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面向中继传输网络的近满分集分布式空时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20页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第20-27页
        1.2.1 空间分集与空时码第20-22页
        1.2.2 协作分集与分布式空时码第22-26页
        1.2.3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空时码技术研究第26-27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第27-30页
        1.3.1 论文主要工作第27-28页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单中继双向融合转发分布式空时码研究第30-46页
    2.1 唯一可分解星座对第30-33页
    2.2 融合转发分布式空时码传输策略第33-37页
        2.2.1 双向中继协作传输网络模型第33-34页
        2.2.2 基于“唯一可分解对”的融合转发中继协作传输方案第34-37页
    2.3 双天线中继网络中融合转发分布式空时码设计第37-43页
        2.3.1 级联Alamouti融合转发分布式空时码设计第37-38页
        2.3.2 分集性能分析第38-40页
        2.3.3 数值仿真与分析第40-43页
    2.4 总结第43-46页
第三章 多中继双向传输分布式空时码研究第46-62页
    3.1 多中继双向传输网络模型以及信道条件假设第46-47页
    3.2 多天线多中继双向传输网络的DSTBC方案第47-50页
        3.2.1 通用DSTBC传输方案第47-48页
        3.2.2 用户端接收信号检测模型第48-49页
        3.2.3 用户端用于性能分析的接收信号模型第49-50页
    3.3 多天线多中继通用DSTBC的PEP性能分析第50-51页
    3.4 最优级联Alamouti循环递归DSTBC传输方案第51-58页
        3.4.1 级联Alamouti循环递归DSTBC设计第51-54页
        3.4.2 用户端检测的接收信号表示第54-56页
        3.4.3 PEP性能分析第56-58页
    3.5 数值仿真与分析第58-61页
    3.6 本章总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多用户多向传输分布式空时码研究第62-78页
    4.1 系统模型介绍第62-64页
    4.2 多向DSTBC方案第64-66页
    4.3 多向DSTBC方案的PEP性能分析第66-68页
    4.4 多向DSTBC设计讨论第68-73页
        4.4.1 两用户场景第69-70页
        4.4.2 三用户场景第70-73页
    4.5 数值仿真与分析第73-75页
    4.6 本章总结第75-78页
第五章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非相干分布式空时码研究第78-100页
    5.1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的非相干检测第78-79页
    5.2 最优非相干检测及空时码设计准则第79-81页
        5.2.1 最优非相干空时码检测第79-80页
        5.2.2 非相干空时码PEP性能分析第80-81页
    5.3 双天线用户节点的非相干空时码设计第81-87页
        5.3.1 PEP与分集度分析第82-83页
        5.3.2 非相干空时码设计准则第83页
        5.3.3 简化的非相干最优检测第83-84页
        5.3.4 基于PSK星座的非相干空时信号设计第84-85页
        5.3.5 仿真结果第85-87页
    5.4 双向传输网络的非相干分布式空时码传输方案第87-97页
        5.4.1 双向传输上链路传输第87-88页
        5.4.2 中继非相干检测与信道估计第88-90页
        5.4.3 中继节点下链路数据转发第90-91页
        5.4.4 发送信号设计与优化第91-94页
        5.4.5 仿真结果第94-97页
    5.5 本章总结第97-10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4页
附录第104-118页
    附录A:证明定理2.1第104-107页
    附录B:证明定理3.1第107-109页
    附录C:证明推论3.1第109-110页
    附录D:证明定理3.2第110-113页
    附录E:证明定理4.1第113-115页
    附录F:证明定理5.1第115-116页
    附录G:证明定理5.2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星载多通道SAR/In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机动目标检测与运动参数估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