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10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认知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一) 西方世界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 我国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定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的内容 | 第14-18页 |
(一) 街区本体建筑及空间环境的保护 | 第14-15页 |
(二) 街区人文环境及历史文脉的传承 | 第15-16页 |
(三) 街区整体空间环境的功能复兴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西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的历程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西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分析 | 第18-23页 |
(一) 早期欧洲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利用 | 第18-19页 |
(二) 近代欧洲对城市历史建筑的文化复兴 | 第19页 |
(三) 现代欧洲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与复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 第19-23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分析 | 第23-28页 |
(一)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历程 | 第23-25页 |
(二) 政策理论体系发展 | 第25-26页 |
(三)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的探索与实践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状况概述与特色分析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徐州城市概述及历史片区保护现状 | 第28-29页 |
(一) 徐州城市概述 | 第28页 |
(二) 徐州城市历史片区保护现状与问题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状况及特色分析 | 第29-35页 |
(一)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历史 | 第29-30页 |
(二)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空间及文化特色 | 第30-32页 |
(三)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改造设计实践 | 第35-60页 |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的改造原则 | 第35-36页 |
(一) 整体风貌保护,明确主题,保持其独有性 | 第35页 |
(二) 传统文化保护,挖掘内含,传承其人文性 | 第35-36页 |
(三) 内外空间重置,功能复兴,塑造其多样性 | 第36页 |
第二节 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改造的总体定位 | 第36-39页 |
(一) 总体设计定位 | 第36-37页 |
(二) 总体功能定位 | 第37页 |
(三) 功能片区规划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 第39-60页 |
(一) 徐州民俗博物馆(余家大院、翟家大院) | 第39-48页 |
(二) 翰林博物馆、南山书院(崔焘翰林府) | 第48-52页 |
(三) 状元文化博物馆/高端商务会所(李蟠状元府) | 第52-54页 |
(四) 民国主题休闲街区(李家大楼) | 第54-56页 |
(五) 文化沙龙(郑家大院) | 第56页 |
(六)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老盐店及周边商号) | 第56-57页 |
(七) 游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刘家大院、魏家园) | 第57-58页 |
(八) 街区导示系统及景观雕塑小品 | 第58-59页 |
(九) 设计方案结语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与复兴的方法总结与思考 | 第60-63页 |
第一节 方法总结 | 第60-62页 |
(一) 精雕细琢,整体风貌保护 | 第60-61页 |
(二) 深入挖掘,传承地域文化 | 第61页 |
(三) 与时俱进,实现功能复兴 | 第61页 |
(四) 带动城市活力,注重持续发展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思考与展望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