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2.1 VXLAN 技术 | 第10-11页 |
1.2.2 NVGRE 技术 | 第11页 |
1.2.3 STT 技术 | 第11页 |
1.2.4 IBM DOVE 架构 | 第11-12页 |
1.2.5 技术对比 | 第12页 |
1.3 系统中相关技术介绍及分析 | 第12-17页 |
1.3.1 TUNNEL 介绍 | 第12-13页 |
1.3.2 CIOCTL | 第13-14页 |
1.3.3 EPOLL | 第14-15页 |
1.3.4 NETCONF | 第15-17页 |
1.4 本课题中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9-26页 |
2.1 VXLAN 网络络模型 | 第19-20页 |
2.2 VXLAN 系统结构 | 第20-21页 |
2.3 功能性需求 | 第21-25页 |
2.3.1 VXLAN Tunnel 的建立与删除 | 第21-22页 |
2.3.2 VXLAN Tunnel 的状态检测及保活 | 第22-23页 |
2.3.3 报文转发 | 第23-24页 |
2.3.4 NETCONF 相关操作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VXLAN 隧道的系统设计 | 第26-39页 |
3.1 技术措施 | 第26页 |
3.2 整体设计 | 第26-27页 |
3.3 用户态模块 | 第27-29页 |
3.4 内核模块 | 第29-31页 |
3.5 外部模块关系 | 第31-32页 |
3.6 消息格式 | 第32-33页 |
3.7 消息处理流程 | 第33-35页 |
3.7.1 主板配置消息处理 | 第34页 |
3.7.2 主板与接口板配置消息同步 | 第34-35页 |
3.8 数据结构 | 第35-38页 |
3.8.1 需要维护的数据 | 第35-3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VXLAN 隧道的实现 | 第39-69页 |
4.1 VXLAN 类型 TUNNEL 的维护 | 第39-54页 |
4.1.1 手工方式 | 第39-45页 |
4.1.2 自动方式 | 第45-48页 |
4.1.3 BFD 保活及状态检测 | 第48-54页 |
4.2 报文转发 | 第54-60页 |
4.2.1 隧道报文格式 | 第54-55页 |
4.2.2 配置端口及是否丢包 | 第55-60页 |
4.3 数据保存与恢复 | 第60页 |
4.4 NETCONF | 第60-68页 |
4.4.1 配置文件及数据类型 | 第61-63页 |
4.4.2 运行数据及配置数据的相关操作 | 第63-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测试和分析 | 第69-79页 |
5.1 测试工具和环境 | 第69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69-76页 |
5.2.1 命令行方式测试 | 第70-72页 |
5.2.2 NETCONF 测试 | 第72-75页 |
5.2.3 报文转发测试 | 第75-76页 |
5.3 转发性能测试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