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理论梳理 | 第8-20页 |
第一节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 第8-16页 |
一、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内涵 | 第8-12页 |
二、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分类 | 第13-15页 |
四、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权利体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正当性分析 | 第16-20页 |
一、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二、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现实正当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实践困境及法律成因 | 第20-30页 |
第一节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实践陷入“双无”困境 | 第20-22页 |
一、公众参与陷入“无用”困境 | 第20-21页 |
二、公众参与陷入“无序”困境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陷入“双无”困境的法律成因 | 第22-30页 |
一、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尚未养成 | 第22-24页 |
二、公众参与的法治经验比较缺乏 | 第24-25页 |
三、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尚未成形 | 第25-26页 |
四、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法治对策 | 第30-51页 |
第一节 明确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原则 | 第30-33页 |
一、有据参与原则 | 第30页 |
二、有限参与原则 | 第30-32页 |
三、有效参与原则 | 第32-33页 |
四、有序参与原则 | 第33页 |
第二节 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具体对策 | 第33-51页 |
一、提高公众参与主体的法治意识 | 第33-34页 |
二、构建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 | 第34-37页 |
三、完善公众参与的主体法律制度 | 第37-41页 |
四、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法律制度 | 第41-45页 |
五、完善公众参与的保障法律制度 | 第45-49页 |
六、完善公众参与的救济法律制度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