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7-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休闲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2.1.2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1.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19页 |
2.1.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6-27页 |
3 尤溪县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 第27-43页 |
3.1 尤溪县休闲农业区域的界定 | 第27-35页 |
3.1.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7-28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8-32页 |
3.1.3 研究区界定 | 第32-35页 |
3.2 尤溪县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 | 第35-36页 |
3.2.1 文化底蕴深厚 | 第35页 |
3.2.2 自然资源丰富 | 第35页 |
3.2.3 区位优势明显 | 第35-36页 |
3.2.4 革命贡献突出 | 第36页 |
3.2.5 产业特色明显 | 第36页 |
3.3 尤溪县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 第36-43页 |
3.3.1 数据收集 | 第36页 |
3.3.2 引入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3.3.3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7-42页 |
3.3.4 测算处理结果 | 第42-43页 |
4 尤溪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SWOT-PEST分析 | 第43-58页 |
4.1 尤溪县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43-44页 |
4.2 尤溪县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 第44-57页 |
4.2.1 优势(Superiority) | 第44-47页 |
4.2.2 劣势(Weakness) | 第47-49页 |
4.2.3 机遇(Opportunity) | 第49-51页 |
4.2.4 挑战(Threat) | 第51页 |
4.2.5 政策(Politics) | 第51-52页 |
4.2.6 经济(Economic) | 第52-54页 |
4.2.7 社会(Society) | 第54-55页 |
4.2.8 技术(Technology) | 第55-56页 |
4.2.9 战略选择 | 第56-57页 |
4.3 尤溪县休闲农业开发的模式类型 | 第57-58页 |
4.3.1 特色文化园 | 第57页 |
4.3.2 森林度假园 | 第57页 |
4.3.3 水上游乐场 | 第57-58页 |
4.3.4 观光农业园 | 第58页 |
4.3.5 休闲山庄 | 第58页 |
5 尤溪县休闲农业开发的实证分析——以中仙乡为例 | 第58-62页 |
5.1 总体概况 | 第58-59页 |
5.2 主要做法 | 第59-61页 |
5.2.1 基本原则 | 第59页 |
5.2.2 开发思路 | 第59-61页 |
5.3 启示 | 第61-62页 |
5.3.1 重视科学规划 | 第61页 |
5.3.2 资源合理配置 | 第61页 |
5.3.3 突出农业特性 | 第61-62页 |
6 加快尤溪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 第62-64页 |
6.1 总体思路 | 第62-63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3-64页 |
6.2.1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 第63页 |
6.2.2 突出特色,加大推介 | 第63-64页 |
6.2.3 引进人才,提高素质 | 第64页 |
6.2.4 加大投入,帮扶企业 | 第64页 |
6.2.5 运用科技,单位支持 | 第64页 |
7 总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7.1 总结 | 第64-65页 |
7.2 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