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0.2 研究角度与研究对象 | 第11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0.4 本文对“新闻自由”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1 新时代下新闻自由的新问题 | 第16-22页 |
1.1 新闻自由权利主体范围的扩大 | 第16-18页 |
1.1.1 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解读 | 第16-17页 |
1.1.2 “人人参与”下的“人人自由” | 第17-18页 |
1.2 新闻自由与各方权利冲突的加剧 | 第18-22页 |
1.2.1 私权利——新闻自由与个人权利的艰难平衡 | 第19-20页 |
1.2.2 公权利——新闻自由与集体利益的困难抉择 | 第20-22页 |
2 同等自由——新闻自由不能凌驾于个人权利 | 第22-31页 |
2.1 斯宾塞的“第一原理” | 第22-23页 |
2.1.1 理论内容 | 第22-23页 |
2.1.2 理论应用 | 第23页 |
2.2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 | 第23-28页 |
2.2.1 法律原则:不同身份不同标准 | 第24-26页 |
2.2.2 学者质疑:标准依信息的性质而定 | 第26-27页 |
2.2.3 本文建议:两标准相结合更适合成文立法 | 第27-28页 |
2.3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 | 第28-31页 |
2.3.1 法律原则:轻“个人身份”重“新闻价值” | 第28-29页 |
2.3.2 本文观点:“真正的丑闻是对私人生活的强暴” | 第29-31页 |
3 社会责任——新闻自由监督作用应充分且适当发挥 | 第31-40页 |
3.1 社会责任论 | 第31-34页 |
3.1.1 理论介绍 | 第31-32页 |
3.1.2 实践应用 | 第32-34页 |
3.2 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 | 第34-37页 |
3.2.1 法律的变迁:逐渐开放的新闻自由环境 | 第34-35页 |
3.2.2 广泛适用原则:“明显而即刻危险” | 第35-37页 |
3.3 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 | 第37-40页 |
3.3.1 适用法理:利益权衡理论 | 第37页 |
3.3.2 司法实践:更大范围向公众开放 | 第37-40页 |
4 平等选择——新闻自由命题内的平等与特权 | 第40-46页 |
4.1 德沃金的自由主义与法律思想 | 第40-41页 |
4.1.1 平等的选择自由 | 第40-41页 |
4.1.2 少数派的平等权利 | 第41页 |
4.2 记者保护新闻来源的有限特权 | 第41-44页 |
4.2.1 法律原则:迫切需要关注的利益由政府证明 | 第42-43页 |
4.2.2 价值考量:“两害相权取其轻” | 第43-44页 |
4.3 不消费特定新闻产品的特权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