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聚类和模糊性的图像分割算法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图像处理概述第9页
    1.2 图像分割简介第9-11页
        1.2.1 图像分割概念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2 图像分割方法概述第10-1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1-12页
        1.3.1 提出基于非欧度量的聚类算法第11-12页
        1.3.2 提出一种新的融合空间与密度信息的模糊图像分割算法第12页
    1.4 本文主要章节与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分类方法第13-28页
    2.1 聚类概述第13-15页
        2.1.1 聚类概念第13页
        2.1.2 经典聚类算法简介第13-15页
    2.2 提出新的基于非欧度量的聚类算法第15-18页
        2.2.1 非欧度量第15-16页
        2.2.2 实验结果评价与分析第16-18页
    2.3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第18-21页
        2.3.1 谱图分割方法第19-20页
        2.3.2 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第20-21页
    2.4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类方法第21-28页
        2.4.1 图像分类方法概述第22-23页
        2.4.2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类方法第23-28页
第三章 经典图像分割算法回顾第28-33页
    3.1 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的图像分割算法第28-30页
        3.1.1 显著性区域检测方法概述第28-29页
        3.1.2 基于显著图的图像分割方法第29-30页
    3.2 传统的基于模糊连通度的图像分割方法第30-33页
        3.2.1 模糊集,模糊关系第30-31页
        3.2.2 模糊 adjacency 关系,模糊 affinity 关系,路径,模糊连通度第31-32页
        3.2.3 模糊连通目标提取第32页
        3.2.4 算法第32-33页
第四章 一种新的融合空间与密度信息的模糊图像分割算法第33-54页
    4.1 空间邻域密度第33-35页
    4.2 基于空间邻域密度的模糊测度第35-37页
    4.3 融合空间与密度信息的模糊目标提取算法第37-43页
        4.3.1 算法理论第37-39页
        4.3.2 模糊目标提取第39-41页
        4.3.3 算法第41-43页
    4.4 与传统的模糊连通度图像分割方法的比较第43-46页
        4.4.1 等价类与一致类比较第43-44页
        4.4.2 种子点选择方式比较第44页
        4.4.3 分割结果对噪声的敏感性比较第44页
        4.4.4 多种子点情况下的阈值选择比较第44-45页
        4.4.5 算法复杂度比较第45-46页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第46-54页
        4.5.1 新的融合空间与密度信息的模糊图像分割算法参数分析第47-48页
        4.5.2 实验结果比较与评价第48-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序列分解与重构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
下一篇:机车车顶状态自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