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山海关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初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4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3-14页
第一章 山海关地区的军兵第14-21页
    一、山海关地区的卫所第14-17页
        (一) 山海关地区卫所的建立第14-16页
        (二) 山海关地区卫所军士的任务第16-17页
    二、山海关地区的省镇营兵第17-21页
        (一) 山海关地区营路的设置第17-19页
        (二)山海关地区营兵的来源第19-21页
第二章 山海关地区的指挥管理体系第21-48页
    一、洪武至正德年间山海关地区的指挥体系第21-27页
        (一) 卫所武官的设置及其权力地位的演变第21-22页
        (二) 镇守将领驻扎山海关地区第22-24页
        (三) 山海关兵部主事的设置及职掌第24-26页
        (四) 山海关守备的设置及其职掌第26-27页
    二、嘉隆万时期山海关地区的指挥体系第27-36页
        (一) 山海关地区四路参将的设置第27-32页
        (二) 省镇级文职统兵大臣的管理第32-34页
        (三) 巡按御史与巡关御史对山海关地区的监察第34-36页
    三、万历四十六年后山海关地区的指挥体系第36-48页
        (一) 山海镇的建立及总兵的设置第36-40页
        (二) 山永巡抚与山石兵备道的设置第40-43页
        (三) 明后期驻扎于山海关地区官员及其相互间关系第43-48页
第三章 山海关地区屯堡与基层社会第48-55页
    一、山海关地区屯堡的设置与分布第48-51页
        (一) 山海关地区的屯田第48-50页
        (二) 山海关地区屯堡的分布第50-51页
    二、山海关地区屯堡与乡村里甲关系第51-55页
        (一) 山海关地区屯堡的管理第51-53页
        (二) 山海关地区屯堡与乡村里甲的关系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佛教僧团研究--以释道安僧团为例
下一篇:试论汉代农事禳灾中的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