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8-9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9-10页 |
| ·超级电容器的优点 | 第10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 ·双电层电容器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法拉第准电容器 | 第11-12页 |
|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分类 | 第12-17页 |
| ·炭材料 | 第12-13页 |
| ·法拉第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3-16页 |
| ·炭基复合材料电极 | 第16-17页 |
| ·存在的问题和本课题的设想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 ·有关材料理化性质的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测试 | 第20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20页 |
| ·透射电镜(TEM) | 第2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0页 |
|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20-21页 |
| ·电极的制作 | 第21页 |
| ·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1-24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21页 |
| ·计时电位法 | 第21-22页 |
| ·交流阻抗法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多级孔炭的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24-37页 |
| ·前言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介孔炭的合成 | 第26页 |
| ·多级孔炭的合成 | 第26-27页 |
| ·有序介孔炭的合成 | 第27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2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7-36页 |
| ·多级孔炭孔结构与表面特性 | 第27-30页 |
| ·基于循环伏安法的电化学测试 | 第30-32页 |
| ·基于恒流充放电的电化学测试 | 第32-34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4-35页 |
| ·漏电流测试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微波法制备氧化钨及其超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37-48页 |
| ·前言 | 第37-39页 |
| ·氧化钨的化学制备方法 | 第37-38页 |
| ·微波加热的应用 | 第38页 |
| ·微波加热的优点 | 第38-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 ·氧化钨的制备 | 第39-40页 |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氧化钨的X射线衍射测试(XRD) | 第40-42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 | 第42-43页 |
|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43-44页 |
| ·基于计时电位法的电化学测试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生物质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48-60页 |
| ·前言 | 第48-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实验药品 | 第49页 |
| ·核桃壳炭的制备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 ·核桃壳炭孔结构与表面特性 | 第50-53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53-54页 |
| ·基于循环伏安法的电化学测试 | 第54-55页 |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55-57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