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13-14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9-30页 |
3.1 调查点和调查对象 | 第19页 |
3.1.1 调查点的确定 | 第19页 |
3.1.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19页 |
3.2 人体内外暴露及健康效应指标测定 | 第19-22页 |
3.2.1 环境及生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第19-20页 |
3.2.2 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3.2.3 实验室指标检测 | 第20-22页 |
3.2.4 儿童氟斑牙检查及结果判定 | 第22页 |
3.3 ERα基因 rs3798577 多态性测定 | 第22-24页 |
3.3.1 实验主要材料 | 第22页 |
3.3.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2页 |
3.3.3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3.3.4 ERα rs3798577 基因型判断 | 第24页 |
3.4 ERα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 | 第24-28页 |
3.4.1 所需材料 | 第24-25页 |
3.4.2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3.4.3 引物的设计 | 第25-26页 |
3.4.4 DNA 甲基化处理 | 第26-27页 |
3.4.5 DNA 甲基化检测分析 | 第27-28页 |
3.5 质量控制 | 第28页 |
3.6 统计学方法 | 第28-30页 |
4 结果 | 第30-39页 |
4.1 高氟组与对照组环境样品检测结果的比较 | 第30页 |
4.2 各组儿童基本情况、尿氟水平及氟斑牙患病情况 | 第30-32页 |
4.3 儿童氟斑牙与 ERα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 | 第32-36页 |
4.3.1 ERαrs3798577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检验 | 第32-33页 |
4.3.2 ERα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组别中的分布比较 | 第33页 |
4.3.3 ERα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在不同性别儿童中的分布比较 | 第33-34页 |
4.3.4 ER 基因多态性在尿氟超标儿童中的分布 | 第34-35页 |
4.3.5 血清 Ca 与 ERα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第35页 |
4.3.6 携带相同基因型不同组别儿童间血清 Ca 水平比较 | 第35-36页 |
4.4 儿童氟斑牙与 ERα 基因甲基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4.4.1 氟暴露程度、氟斑牙患病程度及性别与 ERα 基因甲基化水平 | 第36-37页 |
4.4.2 不同基因型 ERα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比较 | 第37-38页 |
4.4.3 氟暴露, ERα 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与 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38页 |
4.4.4 ERα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血 Ca 水平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5 讨论 | 第39-43页 |
5.1 氟暴露对儿童氟斑牙和血清钙的影响 | 第39页 |
5.2 儿童氟斑牙与 ERαrs3798577 基因多态性 | 第39-41页 |
5.3 儿童氟斑牙与 ERα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41-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氟斑牙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49-65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