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列车”身后景--浅析福克纳的时间哲学观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福克纳时间哲学的阐释 | 第14-30页 |
1.1 追溯历史上的时间哲学 | 第14-21页 |
1.1.1 萨特关于福克纳“时间哲学”的认识 | 第14-16页 |
1.1.2 西方历史上主要的时间哲学观念 | 第16-20页 |
1.1.3 时间哲学的文学实践 | 第20-21页 |
1.2 福克纳主要意识流作品的主题浅析 | 第21-27页 |
1.2.1 福克纳对自己意识流作品主题的认识 | 第21-23页 |
1.2.2 《喧哗与骚动的》主题纷说 | 第23-24页 |
1.2.3 福克纳的时间主题 | 第24-27页 |
1.3 福克纳时间哲学的具体阐释 | 第27-30页 |
1.3.1 “心理时间”才是真实的时间 | 第27-28页 |
1.3.2 “过去”真实与“未来”缺失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福克纳的时间哲学在其意识流作品中的体现 | 第30-42页 |
2.1 时间哲学在人物形象上的体现 | 第31-36页 |
2.1.1 “原始人”形象中的“神圣时间观” | 第31-34页 |
2.1.2 昆丁的“死亡时间观” | 第34-36页 |
2.2 时间哲学在写作手法上的体现 | 第36-42页 |
2.2.1 “时间哲学”之于叙述 | 第37-41页 |
2.2.2 “时间哲学”之于“意识流”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时间哲学背后的深层动因 | 第42-52页 |
3.1 历史“十字路口”下的彷徨与挣扎 | 第42-47页 |
3.2 时间哲学下特殊的“人道主义” | 第47-50页 |
3.3 关于“未来时间”存在与否的探讨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