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6-10页 |
(一) “职业”一词的语义学和社会学概述 | 第6-7页 |
(二) 西方职业女性的出现和文学形象的滥觞 | 第7-8页 |
(三) 本文对“职业女性”的界定 | 第8-9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一、 1920 年代:“新女性”还是“旧淑女”? | 第10-22页 |
(一) 职场“新女性”——近代女子就业观的生成背景 | 第10-14页 |
(二) “旧淑女”——文学形象与社会思潮的巨大反差 | 第14-19页 |
1、 三个文本的正面言说 | 第15-17页 |
2、 两篇小说的对比印证 | 第17-19页 |
(三) 《恋爱与义务》——一个经典个案的研究 | 第19-22页 |
二、 1930 年代:“职场女性”还是“摩登女郎”? | 第22-34页 |
(一) “职场女性”&“摩登女郎”——两种观念的对立与交叉 | 第22-25页 |
(二) “职场女性(office lady)”——职场上的“花瓶”丽人 | 第25-27页 |
(三) “摩登女郎(modern girl)”——独特的舞女和交际花群体 | 第27-32页 |
(四) 《虫蚀》——一个经典个案的研究 | 第32-34页 |
三、 1940 年代:“女职员”还是“女战士”? | 第34-49页 |
(一) “女战士”——将妇女职业问题置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中求解决的共识 | 第34-37页 |
(二) 女职员的失败&女战士的胜利——文学与主流舆论的和弦 | 第37-44页 |
1、 纷纷涌现的女战士形象 | 第37-39页 |
2、 “女职员的失败&女战士的胜利”——一种普遍的职业女性形象言说模式 | 第39-44页 |
(三) 《无声的歌女》——一个经典个案的研究 | 第44-49页 |
1、 三位职业女性 | 第45-47页 |
2、 两位“启蒙者”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