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前言 | 第12页 |
·历史沿革 | 第12-14页 |
·长余辉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性能的比较 | 第14-18页 |
·常见的长余辉材料的分类 | 第14-15页 |
·激活粒子种类和性质 | 第15-17页 |
·各种长余辉发光粉体性能的比较 | 第17-18页 |
·长余辉发光的机理 | 第18-21页 |
·空穴转移模型 | 第18-20页 |
·位型坐标模型 | 第20-21页 |
·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 | 第21-26页 |
·高温固相法 | 第21-22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22-23页 |
·燃烧合成法 | 第23-24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24页 |
·电弧法 | 第24页 |
·悬浮区域法 | 第24-25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5-26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 第28-40页 |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31-38页 |
·影响凝胶过程的主要因素 | 第31-32页 |
·配体的影响 | 第31页 |
·溶液PH 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样品的XRD 谱 | 第32-33页 |
·样品的SEM 分析 | 第33-34页 |
·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 第34-36页 |
·样品的余辉衰减曲线 | 第36-37页 |
·助熔剂对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稀土元素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溶液燃烧法制备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 第40-52页 |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42-50页 |
·TEM 分析 | 第43页 |
·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余辉衰减曲线分析 | 第44-45页 |
·尿素用量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45页 |
·高温煅烧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高温烧结对样品XRD 谱的影响 | 第45-46页 |
·高温烧结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46-47页 |
·高温烧结对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影响 | 第47-48页 |
·高温烧结对余辉衰减曲线的影响 | 第48-49页 |
·共掺杂元素种类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稀土掺杂七铝酸十二钙长余辉型发光粉的制备 | 第52-57页 |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过程 | 第53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54-56页 |
·XRD 分析 | 第54-55页 |
·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余辉测试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论文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项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