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与社会转型--清末天津县议事会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学术史综述及创新 | 第12-16页 |
(一) 学术史综述 | 第12-15页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三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天津县议事会的成立 | 第17-25页 |
一 选举产生的决议机关 | 第17-20页 |
(一) 参与选举的条件 | 第17-18页 |
(二) 选举流程 | 第18-19页 |
(三) 议事会参与选举人数 | 第19-20页 |
二 天津县议事会职能 | 第20-22页 |
三 天津县议事会成员构成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天津县议事会对天津地方自治的推动 | 第25-43页 |
一 上述平民之困苦,维护民众之利益 | 第25-28页 |
(一) 严格处理实习工场棍责工徒事 | 第25-27页 |
(二) 积极关注赈灾事务 | 第27-28页 |
二 推动天津市政建设 | 第28-33页 |
(一) 侯家后提议修建马路事 | 第28-31页 |
(二) 规范有轨电车运行 | 第31-33页 |
三 筹集自治经费 | 第33-37页 |
(一) 接管清丈公所,调查公款公产 | 第33-35页 |
(二) 接收捐务科,争取收税权 | 第35-37页 |
四 促进公益事业 | 第37-43页 |
(一)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 第37-39页 |
(二) 协助改造妓女,拯救良善 | 第39-41页 |
(三) 改革社会风气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天津议事会本身之不足 | 第43-51页 |
一 无财政权之议事会 | 第43-45页 |
二 从电话局占用元会菴事件看议事会之地位 | 第45-51页 |
(一) 从议员辞职看其对议事会之态度 | 第47-49页 |
(二) 从开会人数问题看议员对议事会之态度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