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心理机制及应对策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一 社交网络成为民众释放情绪和态度的重要平台第11-12页
        二 群体性迷失是目前社交网络中不可忽视的现象第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二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17-20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 研究创新点第18-20页
第一章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现状分析第20-33页
    第一节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定义第20-23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特点第23-29页
        一 突发性第23-24页
        二 特定性第24-25页
        三 动态性第25-26页
        四 情绪性第26页
        五 易感性第26-27页
        六 负面性第27-28页
        七 纠错性第28-29页
    第三节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影响第29-33页
        一 压制个体理性,触发个体不良行为第29-30页
        二 干扰群体决策,破坏良性群体互动第30页
        三 阻碍事件呈现,损害事件认知解决第30-31页
        四 滋生负面舆论,造成舆论表达失范第31-33页
第二章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心理外部环境分析第33-50页
    第一节 心理群体构成是群体性迷失的前提第33-38页
        一 心理群体的构成是个体行为变化前提第33-35页
        二 心理群体使群体传染和催眠效应出现第35-37页
        三 心理群体本身负面特征的非良性影响第37-38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个体状态与群体决策失败第38-42页
        一 社交网络中的个体达不到不受彼此影响第38-40页
        二 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并没有更倾向于正确第40-41页
        三 社交网络中个体的异质性加剧迷失风险第41-42页
    第三节 社交网络呈现内容与个体判断偏差第42-45页
        一 内容与个体不匹配影响判断——基于孔多塞陪审团定理第42-43页
        二 内容复杂唤醒个体错误反应——基于社会唤醒理论第43-44页
        三 内容遮蔽致使个体判断偏差——基于群体协商理论第44-45页
    第四节 社交网络样态与群体互动风险第45-50页
        一 结构风险:群体圈层模式弊端第45-47页
        二 机制风险:节点化生存有风险第47-48页
        三 秩序风险:网络虚拟浮躁狂欢第48-50页
第三章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内在个体心理阐释第50-70页
    第一节 基于匿名心理的社会懈怠第50-55页
        一 匿名心理加重社交网络个体去个体化的行为第50-53页
        二 社交网络缺乏个体评价使个体社会懈怠显著第53-55页
    第二节 基于从众心理的行为选择第55-59页
        一 主动从众:规范影响的心理驱动第56-57页
        二 被动从众:群体压力的行为导向第57-59页
    第三节 基于群体自信机制的判断第59-63页
        一 过于相信群体互动的结果——群体思维第60-61页
        二 过于相信群体的意见领袖——少数派影响第61-63页
    第四节 基于个体需要的情感驱动第63-70页
        一 基于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第64-66页
        二 人类本能、社会性交往成就动机和情感驱动第66-70页
第四章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典例分析——以新浪微博《德国留学生疑似遭受“撒旦教”威胁》事件为例第70-98页
    第一节 事件相关微博内容的文本分析第70-78页
    第二节 事件表现特征及传播过程分析第78-89页
        一 该事件符合群体性迷失的表现特征第78-86页
        二 该事件相关传播要素及传播路径解读第86-89页
    第三节 事件造成群体性迷失成因解读第89-98页
        一 该事件符合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心理外部环境构成第89-92页
        二 该事件满足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内在个体心理特征第92-98页
第五章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问题考察及其应对第98-106页
    第一节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问题考察第98-102页
        一 思想层面:认知水准不够,处理意识滞后第100-101页
        二 行动层面:应对机制低下,应对措施缺乏第101-102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群体性迷失的可能性对策探究第102-106页
        一 个体设限:建立社交网络个体评价体系第102-103页
        二 信息指引:完善机制保证信息正确流转第103-104页
        三 素养培育:提升社交网络用户公民意识第104页
        四 连接辅助:促进群体优良互动机制建立第104-106页
结语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个人简历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户思维视野下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的运营路径研究
下一篇:H5技术支持下新闻产品的视觉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