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0.1.1 选题目的第10页
        0.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0.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0.3 研究方法第14页
        0.3.1 文献查阅法第14页
        0.3.2 跨学科研究法第14页
    0.4 创新点第14-15页
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理论第15-24页
    1.1 幸福观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1.1.1 西方思想史上的幸福观第15-16页
        1.1.2 中国传统的幸福观第16-17页
        1.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17-18页
    1.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概述第18-24页
        1.2.1 幸福和幸福观教育第18-19页
        1.2.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第19-21页
        1.2.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过程第21-22页
        1.2.4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方法第22-24页
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24-30页
    2.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2.1.1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第24-25页
        2.1.2 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政策支持第25页
        2.1.3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第25-26页
        2.1.4 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第26页
        2.1.5 教育成果缺乏实效性第26-27页
    2.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0页
        2.2.1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理论的指导第27页
        2.2.2 高校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视不够第27-28页
        2.2.3 幸福观教育缺少各方面的教育合力第28-29页
        2.2.4 幸福庸俗化现象的干扰第29-30页
3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第30-43页
    3.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理论指导第30-31页
        3.1.1 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第30-31页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1页
        3.1.3 “中国梦”重要思想第31页
    3.2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平台第31-33页
        3.2.1 重视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第32页
        3.2.2 发挥社会教育的优势第32-33页
    3.3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第33-39页
        3.3.1 培养幸福观教育的教师队伍第33-34页
        3.3.2 创新幸福观教育的方法第34-35页
        3.3.3 完善幸福观教育的内容第35-36页
        3.3.4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第36-37页
        3.3.5 渗透幸福观教育的内容第37-38页
        3.3.6 运用幸福观教育的情感教学模式第38-39页
    3.4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环节第39-40页
        3.4.1 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第39页
        3.4.2 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第39-40页
    3.5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基点第40-43页
        3.5.1 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40-41页
        3.5.2 努力排除庸俗幸福现象的干扰第41-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
下一篇:当代中国大学生独立杂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