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1.1.1 无线 Mesh 网络概述 | 第10-11页 |
1.1.2 无线 Mesh 网络的架构 | 第11-15页 |
1.1.3 无线 Mesh 网络的特点 | 第15-16页 |
1.1.4 无线 Mesh 网络的应用 | 第16-17页 |
1.2 WMN 中的路由技术 | 第17-20页 |
1.2.1 路由协议的分类 | 第17-19页 |
1.2.2 协议评估标准与设计 | 第19页 |
1.2.3 无线路由评判标准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2 无线 Mesh 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技术 | 第24-35页 |
2.1 机会路由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1.1 机会路由概述 | 第24页 |
2.1.2 机会路由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2 机会路由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1 基于端到端的最短路径策略 | 第25-26页 |
2.2.2 基于端到端的迭代策略 | 第26-27页 |
2.2.3 基于地理位置的策略 | 第27页 |
2.2.4 基于网络编码的策略 | 第27-28页 |
2.3 影响机会路由的因素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28-30页 |
2.3.1 机会路由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3.2 机会路由面临的挑战 | 第29-30页 |
2.4 网络编码 | 第30-34页 |
2.4.1 网络编码基本概念 | 第30-33页 |
2.4.2 网络编码传输方式的条件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候选转发节点选择算法 | 第35-47页 |
3.1 相关假设与定义 | 第35页 |
3.2 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3.3 候选转发节点选择算法 | 第37-42页 |
3.3.1 机会路由度量分析 | 第37页 |
3.3.2 机会路由度量设计 | 第37-41页 |
3.3.3 数据包格式 | 第41页 |
3.3.4 候选转发节点选择算法 | 第41-42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4.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2-43页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比特速率机会路由策略 | 第47-57页 |
4.1 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4.2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比特速率机会路由策略 | 第48-53页 |
4.2.1 网络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定义和假设 | 第48-49页 |
4.2.2 路由度量标准的设计 | 第49-51页 |
4.2.3 最优转发方案算法 | 第51-53页 |
4.3 实验仿真 | 第53-55页 |
4.3.1 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 第53-54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节点动态调整策略 | 第57-67页 |
5.1 问题分析 | 第57-58页 |
5.2 节点动态调整算法 ADNA | 第58-62页 |
5.2.1 相似节点定义 | 第58-59页 |
5.2.2 数据包格式 | 第59-60页 |
5.2.3 节点动态调整策略设计 | 第60-62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5.3.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62-63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