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对低标号沥青性质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沥青生产工艺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低标号沥青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生产工艺及原油质量分析 | 第18-26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沥青生产工艺 | 第18-22页 |
2.2.1 蒸馏法 | 第18-19页 |
2.2.2 溶剂脱沥青法 | 第19-20页 |
2.2.3 调合法 | 第20-21页 |
2.2.4 氧化法 | 第21-22页 |
2.3 原油的技术指标 | 第22-23页 |
2.3.1 残炭 | 第22页 |
2.3.2 酸值 | 第22-23页 |
2.3.3 凝点 | 第23页 |
2.4 本研究所使用生产工艺 | 第23-25页 |
2.4.1 蒸馏方法 | 第23-25页 |
2.4.2 馏程分析 | 第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沥青性能比较研究 | 第26-33页 |
3.1 低标号沥青针入度指标体系评价 | 第26页 |
3.2 低标号沥青SHRP性能分级体系评价 | 第26-32页 |
3.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3-41页 |
4.1 原材料 | 第33-35页 |
4.1.1 沥青材料 | 第33页 |
4.1.2 集料 | 第33-35页 |
4.1.3 矿粉 | 第35页 |
4.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5-38页 |
4.2.1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4.2.2 矿料级配设计 | 第36-38页 |
4.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38-40页 |
4.3.1 控制指标 | 第38页 |
4.3.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第38-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比较 | 第41-63页 |
5.1 高温抗车辙性能 | 第41-48页 |
5.1.1 气候条件与交通条件 | 第41-42页 |
5.1.2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检验方法与标准 | 第42-45页 |
5.1.3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5.2 水稳定性 | 第48-52页 |
5.2.1 降雨条件 | 第48页 |
5.2.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方法与标准 | 第48-51页 |
5.2.3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5.3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第52-56页 |
5.3.1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检验方法 | 第52-54页 |
5.3.2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5.4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第56-61页 |
5.4.1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方法 | 第56-60页 |
5.4.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5.5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