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证明对象:犯罪主观要件第8-13页
    一、 对犯罪主观要件的界定第8页
        (一) 犯罪主观要件是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第8页
        (二) 犯罪主观要件与犯罪客观行为具有紧密联系第8页
    二、 犯罪主观要件之一:罪过第8-11页
        (一) 故意和过失第8-9页
        (二)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第9-10页
        (三) 故意的内容第10-11页
    三、 犯罪主观要件之二:犯罪目的与动机第11-13页
        (一) 犯罪目的第11页
        (二) 犯罪动机第11-13页
第二章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方法第13-19页
    一、 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事实的联系第13-15页
        (一) 犯罪主观要件通过客观事实查明第13页
        (二) 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事实的联系第13-15页
    二、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方法第15-19页
        (一) 直接认定与演绎推理第15页
        (二) 推论第15-16页
        (三) 推定第16-17页
        (四) 法律拟制第17-19页
第三章 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第19-23页
    一、 推定在主观要件证明中的地位第19-21页
        (一) 区分广泛意义上的推定与证据法意义上的推定第19-20页
        (二) 推定的适用要求对抗式的诉讼环境第20-21页
    二、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问题第21-23页
        (一) 控方承担证明责任,辩方负担部分提出证据的责任第21页
        (二) 反驳的证明标准第21-23页
第四章 关于“明知”及“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第23-28页
    一、 证明“明知”第23-26页
        (一) “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第23-24页
        (二) 毒品犯罪中的明知第24页
        (三)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的明知第24-25页
        (四) 证明主观明知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5-26页
    二、 证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26-28页
第五章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致谢第30-31页
附件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A协定的采购实体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下一篇: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监护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