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1.1 国外文献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第14页 |
2.1.2 国外文献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2.1 国内文献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文献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 文献总结及评述 | 第17-18页 |
3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8-19页 |
3.1.1 互联网金融含义 | 第18页 |
3.1.2 互联网金融特点 | 第18-19页 |
3.1.3 互联网金融代表模式规模对比 | 第19页 |
3.2 我国互联网金融三大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19-26页 |
3.2.1 第三方支付模式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3.2.2 P2P网贷模式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3 众筹模式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3 小结 | 第26-27页 |
4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机理 | 第27-38页 |
4.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机理 | 第27-31页 |
4.1.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机理 | 第27-30页 |
4.1.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机理 | 第30-31页 |
4.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机理 | 第31-36页 |
4.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的影响机理 | 第36页 |
4.4 小结 | 第36-38页 |
5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8-46页 |
5.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38页 |
5.2 变量选取 | 第38-41页 |
5.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8-39页 |
5.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9页 |
5.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9-41页 |
5.3 模型构造及检验 | 第41-46页 |
5.3.1 模型设定 | 第41页 |
5.3.2 平稳性检验 | 第41-43页 |
5.3.3 协整检验 | 第43页 |
5.3.4 模型检验 | 第43页 |
5.3.5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3.6 小结 | 第45-46页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6.2.1 积极寻求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 第46-48页 |
6.2.2 加大自身创新力度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