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从流动性传导视角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11-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页
        1.2.2 论文研究框架第11-13页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1.3.1 论文的创新点第13页
        1.3.2 论文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流动性分层与度量研究第15-17页
        2.1.1 流动性的界定与分层第15页
        2.1.2 微观流动性的度量研究第15-16页
        2.1.3 中观流动性的度量研究第16页
        2.1.4 宏观流动性的度量研究第16-17页
    2.2 从流动性传导的视角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性的研究第17-19页
        2.2.1 货币政策目标的演进第17-18页
        2.2.2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关系的研究第18页
        2.2.3 金融稳定与流动性关系的研究第18页
        2.2.4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性的研究第18-19页
    2.3 文献综述小结第19-21页
第3章 流动性测度指标组合的构建第21-29页
    3.1 微观流动性测度指标计算与分析第21-26页
        3.1.1 流动性覆盖率(LCR)第21-23页
        3.1.2 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第23-26页
    3.2 中观流动性测度指标计算与分析第26-27页
    3.3 宏观流动性测度指标计算与分析第27页
    3.4 纳入影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测度指标计算与分析第27-29页
第4章 各层级流动性传导的理论框架第29-35页
    4.1 货币政策下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第29-32页
        4.1.1 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流动性传导第29-30页
        4.1.2 紧缩货币政策下的流动性传导第30-32页
    4.2 纳入影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第32-35页
第5章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第35-43页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5页
    5.2 Panel-VAR模型概述第35-36页
    5.3 Panel-VAR模型实证分析第36-43页
        5.3.1 单位根检验第36-37页
        5.3.2 面板GMM分析第37-38页
        5.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38-40页
        5.3.4 方差分解分析第40-43页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3-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3-44页
        6.1.1 主要结论第43-44页
        6.1.2 结论分析第44页
    6.2 政策建议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
下一篇:众筹项目设计因素对筹资效果影响分析--基于京东众筹平台成功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