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2.2.1 森林公园基础理论 | 第14页 |
2.2.2 森林景观资源基础理论 | 第14页 |
3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概况 | 第14-16页 |
3.1 研究地地理区位 | 第14页 |
3.2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6页 |
3.2.1 地形地貌 | 第14-15页 |
3.2.2 气候条件 | 第15页 |
3.2.3 水文条件 | 第15页 |
3.2.4 土壤条件 | 第15页 |
3.2.5 生物资源 | 第15-16页 |
3.3 研究地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9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16-28页 |
4.2.1 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法 | 第16页 |
4.2.2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4.2.3 定性评价法 | 第17页 |
4.2.4 定量评价法 | 第17-25页 |
4.2.5 问卷调查法 | 第25-28页 |
4.3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5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 | 第29-50页 |
5.1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分类 | 第29-34页 |
5.2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定性评价 | 第34-37页 |
5.2.1 价值评价 | 第34页 |
5.2.2 效益评价 | 第34-35页 |
5.2.3 条件评价 | 第35-37页 |
5.3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 第37-50页 |
5.3.1 构建评价指标模型 | 第37-39页 |
5.3.2 重要性判断矩阵建立 | 第39-41页 |
5.3.3 权重值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第41-43页 |
5.3.4 评价指标C层权重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43-45页 |
5.3.5 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 第45-50页 |
6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分析 | 第50-57页 |
6.1 信效度检验 | 第50页 |
6.1.1 信度检验 | 第50页 |
6.1.2 效度检验 | 第50页 |
6.2 客源市场基本情况 | 第50-57页 |
6.2.1 地理分布 | 第50-51页 |
6.2.2 游客人口学特征 | 第51-53页 |
6.2.3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第53-57页 |
6.3 客源市场选择与定位 | 第57页 |
7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开发策略 | 第57-60页 |
7.1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发展定位 | 第57-58页 |
7.2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议 | 第58-6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8.1 结论 | 第60-61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1: 旅游资源分类表(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 第68-71页 |
附录2: 四川省森林景观资源分类系统 | 第71-79页 |
附录3: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权重意见征询表 | 第79-81页 |
附录4: 四川省连天山森林公园游客调查问卷 | 第81-83页 |
附录5: 森林公园重点保护及主要植物名录 | 第83-85页 |
附录6: 森林公园重点保护及主要动物名录 | 第85-86页 |
附录7: 森林公园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数据表 | 第86-87页 |
附录8: 森林公园地表水质量主要检测数据表 | 第87-88页 |
附录9: 森林公园土壤质量检测数据表 | 第88-89页 |
附录10: 森林公园资源现状分布图 | 第89-90页 |
附录11: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 | 第90-91页 |
附录12: 森林公园空间布局图 | 第91-92页 |
附录13: 森林公园景点规划图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