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计算机辅助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第10-22页
    1.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述第10-11页
    1.2 定量构效关系简介及其进展第11-15页
        1.2.1 CoMFA方法第12-13页
        1.2.2 CoMSIA方法第13页
        1.2.3 影响CoMFA和CoMSIA模型的重要因素第13-15页
    1.3 分子对接第15-18页
        1.3.1 分子对接的基本原理第15页
        1.3.2 分子对接方法第15-16页
        1.3.3 分子对接搜索算法第16页
        1.3.4 分子对接打分函数第16-17页
        1.3.5 Autodock软件简介第17-18页
    1.4 小结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2页
第二章 应用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活性第22-40页
    2.1 研究背景第22-24页
    2.2 数据和方法第24-28页
        2.2.1 数据集第24-26页
        2.2.2 分子模建和分子叠合第26-27页
        2.2.3 CoMFA和CoMSIA建模第27页
        2.2.4 分子对接模拟第27-28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28-38页
        2.3.1 CoMFA和CoMSIA模型统计结果分析第28-29页
        2.3.2 CoMFA和CoMSIA模型等势图分析第29-32页
        2.3.3 对接结果分析第32-34页
        2.3.4 设计新的化合物第34-38页
    2.4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三章 EGFR激酶抑制剂抑制模型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第40-56页
    3.1 研究背景第40-41页
    3.2 数据和方法第41-45页
        3.2.1 数据集第41-43页
        3.2.2 分子模建和分子叠合第43-44页
        3.2.3 CoMFA和CoMSIA建模第44页
        3.2.4 分子对接模拟第44-45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45-54页
        3.3.1 CoMFA和CoMSIA模型的统计结果分析第45-47页
        3.3.2 CoMFA和CoMSIA模型等势图分析第47-49页
        3.3.3 对接结果分析第49-51页
        3.3.4 设计新的化合物第51-54页
    3.4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第四章 C6-取代苯酞类与单胺氧化酶结合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第56-72页
    4.1 研究背景第56页
    4.2 分子对接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4.2.1 分子对接材料第56-57页
        4.2.2 对接方法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70页
        4.3.1 苯酞和C6-取代苯酞类与MAO-A和MAO-B的结合力第57-62页
        4.3.2 C6-取代苯酞类与MAO-A和MAO-B的预测结合能和实验活性值的关系第62-63页
        4.3.3 C6-取代苯酞类与MAO-A和MAO-B的结合模式分析第63-70页
    4.4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MA增韧改性ABS/PMMA共混合金的研究
下一篇:花椒麻素降血脂的功能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