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视频压缩算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视频压缩原理概述第15页
        1.2.2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第15-17页
        1.2.3 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第17-19页
            1.2.3.1 解码端真实运动估计算法第17-18页
            1.2.3.2 基于模板的编码方案第18-19页
            1.2.3.3 率失真优化算法第19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9-22页
第2章 HEVC核心新技术第22-38页
    2.1 HEVC编码框架简介第22-23页
    2.2 HEVC块划分第23-26页
        2.2.1 编码单元(CU)第24-25页
        2.2.2 预测单元(PU)第25-26页
        2.2.3 变换单元(TU)第26页
    2.3 HEVC帧内预测第26-29页
        2.3.1 预测块划分第27页
        2.3.2 角度预测第27-28页
        2.3.3 planar预测和DC预测第28-29页
    2.4 HEVC帧间预测第29-33页
        2.4.1 预测块划分第29页
        2.4.2 高精度像素插值第29-31页
        2.4.3 合并模式第31-33页
        2.4.4 非合并模式的运动矢量预测第33页
    2.5 环路滤波器第33-36页
        2.5.1 去块效应滤波第33-34页
        2.5.2 采样点自适应偏移(SAO)第34-36页
    2.6 率失真优化技术第36-37页
        2.6.1 率失真优化第36页
        2.6.2 率失真模型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基于关键点滤波的视频帧率变换第38-56页
    3.1 视频帧率变换技术概述第38-40页
    3.2 基于关键点滤波的图像匹配算法第40-49页
        3.2.1 多层次关键点滤波器第40-42页
        3.2.2 子图像的映射第42-47页
            3.2.2.1 双射性第42-44页
            3.2.2.2 映射能量第44-45页
            3.2.2.3 多分辨率图像的映射第45-47页
        3.2.3 最佳参数的自动调整第47-49页
            3.2.3.1 参数λ的自动确定第47-49页
            3.2.3.2 参数η的自动调整第49页
    3.3 基于关键点滤波图像匹配的帧率变换第49-53页
        3.3.1 非遮挡区域的插帧第50-51页
        3.3.2 遮挡区域和揭露区域的处理第51-53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帧率变换在HEVC中的应用第56-104页
    4.1 帧率变换在视频压缩中的应用第56-57页
    4.2 基于关键点滤波帧率变换的视频压缩第57-71页
        4.2.1 跳帧编码第57-58页
        4.2.2 实验结果与客观分析第58-63页
        4.2.3 S帧效果的主观评价第63-71页
    4.3 带补偿的跳帧编码第71-83页
        4.3.1 带补偿的跳帧编码的原理第71-73页
        4.3.2 实验结果与客观分析第73-75页
        4.3.3 C帧效果的主观评价第75-83页
    4.4 基于dSSIM的跳帧编码第83-91页
        4.4.1 基于dSSIM的率失真优化第83-85页
        4.4.2 实验结果与客观分析第85-86页
        4.4.3 实验结果的主观评价第86-91页
    4.5 基于统计的自适应跳帧编码第91-101页
        4.5.1 视频序列的特性第91-94页
        4.5.2 实验结果与客观分析第94-96页
        4.5.3 A帧效果的主观评价第96-101页
    4.6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6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104-105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做的工作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d Hoc网中基于QoS的OLSR路由协议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高速Chirp扩频水声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