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接触网论文

高铁接触网吊弦疲劳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吊弦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第17-25页
    2.1 疲劳理论第17-20页
        2.1.1 疲劳破坏的机理第17-18页
        2.1.2 应力循环第18-19页
        2.1.3 S-N曲线第19-20页
    2.2 疲劳破坏的特点第20页
    2.3 影响吊弦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第20-24页
        2.3.1 吊弦疲劳极限第21页
        2.3.2 吊弦疲劳作用应力第21-24页
    2.4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吊弦的动态特性分析第25-46页
    3.1 有限元理论和ANSYS软件简介第25页
    3.2 接触网—受电弓有限元模型简介第25-29页
        3.2.1 接触网有限元模型第26-27页
        3.2.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第27-28页
        3.2.3 弓网相互作用模型第28-29页
    3.3 吊弦的动态特性分析第29-41页
        3.3.1 吊弦力第31-34页
        3.3.2 吊弦压缩幅度第34-38页
        3.3.3 吊弦的抬升第38-41页
    3.4 吊弦线应力分布第41-44页
        3.4.1 Workbench软件简介第41页
        3.4.2 吊弦线三维实体建模第41-42页
        3.4.3 吊弦线的应力分布第42-44页
    3.5 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吊弦疲劳测试装置的组建第46-54页
    4.1 吊弦疲劳测试装置参数的选取第46-47页
        4.1.1 相关标准对吊弦疲劳试验的要求第46-47页
        4.1.2 测试装置参数的选取第47页
    4.2 测试装置的组成第47-53页
        4.2.1 振动系统第48-49页
        4.2.2 测量系统第49-51页
        4.2.3 控制系统第51-53页
    4.3 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吊弦的疲劳试验第54-69页
    5.1 传感器校正第54-57页
    5.2 疲劳试验第57-67页
        5.2.1 频率对吊弦疲劳寿命的影响第57-61页
        5.2.2 压缩幅度对吊弦疲劳寿命的影响第61-65页
        5.2.3 负载对吊弦疲劳寿命的影响第65-67页
    5.3 吊弦疲劳寿命的实测第67页
    5.4 小结第67-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桩板墙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速列车转向架概念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