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各种材料蓄电池论文

高倍率氟化铁纳米电极的构筑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Contents第12-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6-17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7-22页
        1.3.1 层状正极材料第17-19页
        1.3.2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第19-21页
        1.3.3 锰基富锂正极材料第21-22页
    1.4 氟化铁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22-35页
        1.4.1 氟化铁正极材料的结构与分类第23-24页
        1.4.2 ReO_3-FeF_3的嵌脱锂性能研究第24-28页
        1.4.3 金红石型FeF2的嵌脱锂性能研究第28-29页
        1.4.4 HTB-FeF_3·0.33H_2O的嵌脱锂性能研究第29-34页
        1.4.5 其他晶型氟化铁的嵌脱锂性能研究第34-35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35-36页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6-3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37-46页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药品第37-38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7页
        2.1.2 主要实验药品第37-38页
    2.2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8-40页
        2.2.1 离子液体辅助法合成FeF_3·0.33H_2O正极材料第38-39页
        2.2.2 原位离子液体辅助合成FeF_3·0.33H_2O/石墨烯第39页
        2.2.3 限域FeF_3·0.33H_2O@CMK-3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9-40页
        2.2.4 CNHs负载的FeF_3·0.33H_2O@CNHs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0页
        2.2.5 自支撑等级结构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构筑第40页
    2.3 工作电极制备及扣式电池组装第40-42页
        2.3.1 工作电极制备工艺流程第40-41页
        2.3.2 扣式电池的装配第41-42页
    2.4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42-45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2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2-43页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3页
        2.4.4 BET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43页
        2.4.5 元素分析仪第43-44页
        2.4.6 X射线能谱仪第44页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4页
        2.4.8 拉曼光谱表征第44-45页
    2.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46页
        2.5.1 循环伏安测试第45页
        2.5.2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第45页
        2.5.3 充放电及循环性能测试第45-46页
第3章 FeF_3·0.33H_2O/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6-63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纳米FeF_3·0.33H_2O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46-50页
        3.2.1 纳米FeF_3·0.33H_2O材料典型合成工艺第46-47页
        3.2.2 纳米FeF_3·0.33H_2O材料的物理表征第47-49页
        3.2.3 纳米FeF_3·0.33H_2O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9-50页
    3.3 纳米FeF_3·0.33H_2O/石墨烯复合电极的构筑及表征第50-61页
        3.3.1 纳米FeF_3·0.33H_2O/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合成及物理表征第51-56页
        3.3.2 纳米FeF_3·0.33H_2O/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6-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FeF_3·0.33H_2O@CMK-3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63-70页
        4.2.1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典型合成工艺第63-64页
        4.2.2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拉曼表征第64-66页
        4.2.3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形貌表征第66-70页
    4.3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0-76页
        4.3.1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倍率性能第70-72页
        4.3.2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循环性能研究第72-74页
        4.3.3 FeF_3·0.33H_2O@CMK-3复合材料性能提升的内因分析第74-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FeF_3·0.33H_2O@CNHs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7-93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77-87页
        5.2.1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典型合成工艺第77-78页
        5.2.2 单壁碳纳米角的结构表征第78-82页
        5.2.3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82-87页
    5.3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7-91页
        5.3.1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倍率性能第88-89页
        5.3.2 FeF_3·0.33H_2O@CNHs复合材料循环性能第89-90页
        5.3.3 FeF_3·0.33H_2O@CNHs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分等级自支撑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3-106页
    6.1 引言第93页
    6.2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93-101页
        6.2.1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制备第93-94页
        6.2.2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的结构表征第94-101页
    6.3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1-104页
        6.3.1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倍率性能研究第101页
        6.3.2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倍率循环性能研究第101-103页
        6.3.3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的循环性能研究第103-104页
        6.3.4 FeF_3·0.33H_2O花状阵列电极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第104页
    6.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创新点第108-109页
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动态量词研究
下一篇:粘接剂与隔膜力学行为对锂离子电池失效及安全影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