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移动支付协议 | 第15-16页 |
1.2.2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16-2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2章 协议分析相关理论 | 第24-42页 |
2.1 移动支付协议概述 | 第24-30页 |
2.1.1 移动支付 | 第24-25页 |
2.1.2 移动支付协议 | 第25-27页 |
2.1.3 安全属性 | 第27-29页 |
2.1.4 协议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2 串空间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 第30-36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31-34页 |
2.2.2 认证测试理论 | 第34-36页 |
2.3 模型检测工具SPIN | 第36-42页 |
2.3.1 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2.3.2 建模语言PROMELA | 第38-42页 |
第3章 移动支付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42-58页 |
3.1 KSL协议 | 第43-50页 |
3.1.1 协议流程 | 第43-45页 |
3.1.2 串空间建模 | 第45-47页 |
3.1.3 协议分析 | 第47-50页 |
3.2 PCMS协议 | 第50-57页 |
3.2.1 协议流程 | 第50-53页 |
3.2.2 串空间建模 | 第53-54页 |
3.2.3 协议分析 | 第54-57页 |
3.3 协议分析结论 | 第57-58页 |
第4章 移动支付协议改进及安全性验证 | 第58-68页 |
4.1 KSL协议改进 | 第58-59页 |
4.2 PCMS协议改进 | 第59-60页 |
4.3 模型检测工具SPIN | 第60-68页 |
4.3.1 安装和使用 | 第60-63页 |
4.3.2 SPIN模型检测工具验证 | 第63-68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