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混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混沌光场微观统计特性研究 | 第12-17页 |
1.3.1 二阶相干度分析与测量 | 第14-16页 |
1.3.2 混沌光场的相空间重构 | 第16-17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混沌光场二阶相干度理论分析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二阶相干度的理论公式 | 第18-19页 |
2.3 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激光的理论方程 | 第19-20页 |
2.4 混沌光场二阶相干度的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2.5 混沌激光场的光子统计分布 | 第22-24页 |
2.6 数值卷积求解二阶相干度的理论分析 | 第24-32页 |
2.6.1 数值卷积理论推导 | 第25-29页 |
2.6.2 混沌光场与相干光场数值卷积理论结果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混沌光场二阶相干度的测量结果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3.3 混沌光场二阶相干度随延迟反馈强度及偏置电流的变化 | 第33-35页 |
3.3.1 激光器的阈值 | 第33-34页 |
3.3.2 二阶相干度g~(2)(0)随反馈强度变化的测量结果 | 第34-35页 |
3.3.3 二阶相干度g~(2)(0)随偏置电流变化的测量结果 | 第35页 |
3.4 混沌宏观特性测量及分析 | 第35-37页 |
3.5 混沌光场光子特性测量结果 | 第37-38页 |
3.6 数值卷积求解二阶相干度测量结果 | 第38-41页 |
3.6.1 相干光场和混沌光场二阶相干度测量结果 | 第38-40页 |
3.6.2 混沌光场不同状态二阶相干度测量结果 | 第40-41页 |
3.7 探测器分辨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Wigner函数重构的技术及理论准备和实验方案 | 第44-50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光子计数直接测量重构法 | 第45-46页 |
4.3 量子层析技术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