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驻马店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1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第12-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现实意义第13-15页
2 现有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及分析第15-27页
   ·驻马店市道路网概况第15页
   ·驻马店市新城区概况第15-16页
   ·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调查第16-21页
     ·驻马店市路面结构型式调查第16-17页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第17-19页
     ·驻马店市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表第19-21页
     ·驻马店市沥青路面破损状况分析第21页
   ·沥青路面破损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交通量与交通轴载第21页
     ·气候与排水条件第21-22页
     ·材料因素第22页
     ·设计因素第22页
     ·施工因素第22页
   ·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结构类型选择不当第22-23页
     ·沥青混合料类型与结构层厚度不匹配第23页
     ·沥青混合料级配不太合理第23页
     ·原材料选用不恰当第23-24页
     ·下封层重视不够第24页
     ·路面排水系统不完善第24页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改进措施第24-26页
     ·合理地选择路面结构类型第24-25页
     ·结构层厚度确定第25页
     ·合理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第25-26页
     ·原材料的选用第26页
     ·注意下封层质量第26页
     ·完善路面排水系统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土基模量等级的划分第27-33页
   ·驻马店市自然地理状况第27页
   ·驻马店市公路自然区划第27-28页
   ·土基回弹模量值的确定方法第28-29页
     ·现场实测法第28页
     ·室内试验法第28-29页
     ·换算法第29页
     ·查表法第29页
   ·土基回弹模量现场实测第29-30页
   ·土基回弹模量等级划分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3页
4 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的确定第33-37页
   ·概述第33-35页
     ·我国沥青路面当量标准轴载换算方法第33-34页
     ·累计当量标准轴次的计算第34页
     ·路面容许弯沉第34-35页
     ·路面设计弯沉第35页
     ·路面容许弯沉和设计弯沉的关系第35页
   ·路面设计弯沉值的确定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5 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研究第37-51页
   ·原材料及技术性质试验第37-39页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第39-42页
     ·AC-13I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第39-40页
     ·AC-20I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第40-42页
     ·AC-16I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第42页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值确定第42-43页
   ·典型基层材料设计参数研究第43-49页
     ·原材料检测第43-44页
     ·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设计第44-46页
     ·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试验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6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第51-59页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第51-52页
     ·路面结构设计要求第51页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第51-52页
   ·城市道路各结构层及厚度选择第52-54页
     ·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选择第52-53页
     ·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选择第53页
     ·垫层或路基改善层材料选择第53-54页
   ·国内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调查第54-57页
   ·路面结构组合推荐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7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第59-67页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原则第59-60页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第60页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第60-65页
     ·城市快速路第60-61页
     ·城市快速路或主干路第61-62页
     ·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第62-63页
     ·城市次干路或支路第63-64页
     ·城市支路第64-65页
   ·推荐的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第65-67页
8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7-69页
   ·主要结论第67-68页
   ·有待解决的研究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交通信息平台构建的有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注浆加固与连续墙施工对邻近桥墩位移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