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1 化学成分 | 第15-19页 |
2 药理作用 | 第19-21页 |
3 品质评价 | 第21-23页 |
4 展望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杜仲化学成分分析 | 第24-34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杜仲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的质量分析 | 第34-58页 |
第一节 杜仲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 第34-42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4-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39-42页 |
第二节 不同产地杜仲中无机元素的ICP-OES分析 | 第42-4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不同产地杜仲的植物代谢组学分析 | 第48-5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的动态积累及变化规律研究 | 第58-80页 |
第一节 不同生长年限、采收时间杜仲中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 第58-6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不同生长年限、采收时间杜仲中无机元素的ICP-OES分析 | 第63-6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节 不同生长年限、采收时间杜仲植物代谢组学分析 | 第69-80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0-79页 |
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产地加工方法及“发汗”条件对杜仲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80-96页 |
第一节 不同加工方法及“发汗”条件杜仲中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 第80-8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80-8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2-84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二节 不同加工方法杜仲的植物代谢组学分析 | 第86-9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8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6-90页 |
4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三节 不同“发汗”条件杜仲植物代谢组学分析 | 第91-9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9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2-95页 |
4 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杜仲“发汗”过程与杜仲内生菌的相关性研究 | 第96-107页 |
第一节 杜仲“发汗”过程中内生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96-10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96-9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97-99页 |
3 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二节 杜仲“发汗”过程中内生菌对杜仲化学转化影响 | 第101-107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0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1-106页 |
3 讨论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杜仲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 第107-136页 |
第一节 杜仲雄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107-11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07-10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5页 |
4 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二节 杜仲、杜仲叶和杜仲雄花中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 第116-12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6-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4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杜仲、杜仲叶和杜仲雄花中无机元素的ICP-OES分析 | 第126-12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6-127页 |
4 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四节 杜仲、杜仲叶、杜仲雄花的植物代谢组学分析 | 第128-13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8-1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30-135页 |
4 小结 | 第135-136页 |
结语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