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动态平衡中的和谐调控--从关中地区两个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谈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第15-19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研究框架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相关理论的解读第20-32页
   ·相关概念的理解第20-21页
     ·村镇体系的构成及其相关概念第20-21页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第21页
   ·主要相关基础理论的观点、局限和借鉴意义第21-25页
     ·乡村地理学第21-22页
     ·中心地理论第22-23页
     ·乡村社会学理论第23-24页
     ·农村经济学理论第24页
     ·区域增长极理论第24-25页
   ·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第25-28页
     ·美国的城乡发展第25-26页
     ·欧盟的村庄布局建设第26页
     ·韩国新村运动第26-27页
     ·日本的村镇开发计划第27-28页
     ·印度的"乡村综合开发运动"第28页
   ·国内农村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第28-30页
     ·江苏省村庄布局规划第28-29页
     ·浙江省村庄布局发展第29页
     ·北京市村庄布局规划的思路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关中地区县域村庄布局的现状、特征、问题及发展趋势第32-64页
   ·关中地区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第32-53页
     ·关中地区区域现状第32-33页
     ·临渭区村庄布局现状第33-46页
     ·澄城县村庄布局现状第46-53页
   ·村庄布局的特征第53-60页
     ·综合概况特征分析第53-54页
     ·农村人口现状的特征分析第54-55页
     ·村庄空间布局现状的特征分析第55-56页
     ·村庄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的分析第56-59页
     ·产业结构特征分析第59-60页
   ·村庄布局的问题分析第60-61页
     ·村镇职能特色弱第60页
     ·行政村基础设施较薄弱第60页
     ·村镇间的横向联系薄弱第60-61页
     ·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后劲第61页
     ·县域发展条件差异较大第61页
   ·村庄布局的发展演进趋势第61-62页
     ·动态变化中,失去平衡第61-62页
     ·产业结构改变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第62页
     ·基础服务设施规模需扩大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4 县域村庄布局的影响因子、作用机制及理论思考第64-92页
   ·县域村庄布局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第64-67页
     ·自然条件第64页
     ·社会人文因素及经济发展水平第64-66页
     ·群体意识第66-67页
   ·对村庄布局规划理论基础的思考和运用第67-72页
     ·基于空间经济系统分析及结构分析理论第67-71页
     ·基于个体行为分析框架第71-72页
   ·对策与途径第72-75页
     ·规划目标第73页
     ·规划重点第73页
     ·规划的主要内容第73-74页
     ·规划步骤第74-75页
     ·规划框架第75页
   ·村庄布局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澄城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第75-90页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第75-77页
     ·合理的村庄等级结构第77-79页
     ·村庄布局规划策略及支撑体系规划第7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结论第92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92-94页
     ·村镇体系规划的多元性选择第92页
     ·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向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图表目录第99-101页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和参加的项目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纤维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非线性分析
下一篇:西北民居室内自然通风研究--以陕南山地民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