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空间相关性及结构风振响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 结构风工程研究概述 | 第13-18页 |
1.2.1 风对结构的作用 | 第14页 |
1.2.2 大气边界层湍流统计特性 | 第14-17页 |
1.2.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 第18-28页 |
1.3.1 二维矩形钝体断面非定常气动力 | 第18-22页 |
1.3.2 高层建筑风效应及风振响应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1.3.3 脉动风荷载相干函数 | 第24-27页 |
1.3.4 高层建筑围护结构极值风荷载 | 第27-2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1.4.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大气边界层湍流空间特性研究 | 第31-65页 |
2.1 大气边界层湍流理论分析 | 第31-44页 |
2.1.1 湍流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2.1.2 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 | 第33-37页 |
2.1.3 竖向均匀剪切速度张量模型 | 第37-40页 |
2.1.4 脉动风速相干函数 | 第40-44页 |
2.2 大气边界层湍流风场模拟及空间特性分析 | 第44-63页 |
2.2.1 湍流风场风洞模拟 | 第44-46页 |
2.2.2 湍流风场的基本统计参数 | 第46-47页 |
2.2.3 横向相关性分析 | 第47-57页 |
2.2.4 竖向相关性分析 | 第57-6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矩形钝体断面气动力特性分析 | 第65-90页 |
3.1 矩形刚性模型测压试验 | 第65-69页 |
3.1.1 试验设备及试验室简介 | 第66-67页 |
3.1.2 试验模型设计 | 第67-69页 |
3.2 矩形断面气动力形成机理分析 | 第69-80页 |
3.2.1 二维矩形断面气动力系数 | 第69-74页 |
3.2.2 典型测点脉动风压功率谱特性 | 第74-80页 |
3.3 矩形断面再附区极值风压 | 第80-88页 |
3.3.1 表面风压概率分布特性 | 第81-86页 |
3.3.2 侧边极值风压计算细化分区改进 | 第86-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4章 矩形高层建筑三维脉动风荷载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90-120页 |
4.1 矩形高层建筑三维脉动风荷载模型 | 第90-96页 |
4.2 矩形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功率谱特性 | 第96-101页 |
4.3 矩形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空间相关性 | 第101-119页 |
4.3.1 顺风向脉动风荷载相干函数模型 | 第101-108页 |
4.3.2 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相干函数模型 | 第108-116页 |
4.3.3 扭转脉动风荷载相干函数 | 第116-11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5章 矩形高层建筑风致响应计算 | 第120-130页 |
5.1 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分析方法 | 第120-125页 |
5.2 矩形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试验 | 第125-126页 |
5.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126-12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30-134页 |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0-131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31页 |
6.3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31-132页 |
6.4 建议和展望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7-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