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M的标准波面重建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 ·非球面检测中基准波面获取现状 | 第8-9页 |
| ·计算全息编码算法现状 | 第9-10页 |
|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全息再现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2 计算全息与波面再现原理 | 第14-30页 |
| ·计算全息概述 | 第14-17页 |
| ·计算全息的特点 | 第14页 |
| ·计算全息图的分类 | 第14-16页 |
| ·计算全息的应用 | 第16-17页 |
| ·标准波面再现基本原理 | 第17-29页 |
| ·计算全息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 ·标准波面再现原理 | 第21-22页 |
| ·不同编码原理 | 第22-25页 |
| ·标准波面的不同编码算法 | 第25-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空间光调制器特性及基于SLM波面再现 | 第30-46页 |
|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概述 | 第30-36页 |
| ·空间光调制器的原理 | 第30页 |
| ·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 | 第30-31页 |
| ·空间光调制器的功能 | 第31页 |
| ·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学性质 | 第31-36页 |
| ·几种空间光调制器简介 | 第36页 |
| ·空间光调制器的像素结构及影响 | 第36-38页 |
| ·SLM的像素结构 | 第36-37页 |
| ·像素结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基于SLM的标准波面重建算法 | 第38-45页 |
| ·修正离轴参考光计算全息图 | 第38-40页 |
| ·计算全息干涉图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基于计算全息干涉法的标准波面再现技术 | 第46-60页 |
| ·实验系统原理 | 第46-49页 |
| ·计算全息再现系统 | 第46-48页 |
| ·系统实验原理 | 第48-49页 |
| ·光学再现 | 第49-52页 |
| ·再现方法与步骤 | 第51页 |
| ·平面波和球面波重建结果 | 第5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实验系统改进 | 第52-59页 |
| ·大幅度离轴量成因 | 第52-53页 |
| ·改进方案 | 第53-58页 |
| ·误差产生原因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5 基于SLM栅格结构的标准波面重建 | 第60-69页 |
| ·SLM黑栅结构对重建波面的影响 | 第60-63页 |
| ·SLM空间结构模拟 | 第60-61页 |
| ·黑栅结构对重建波面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基于SLM空间栅格结构重建波面 | 第63-68页 |
| ·实现原理 | 第63-64页 |
| ·SLM空间结构模拟 | 第64-65页 |
| ·重建波面实现算法 | 第65-67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后期工作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