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4-23页 |
| 1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 2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3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4 剔除标准 | 第15-16页 |
| 5 中止与脱落标准 | 第16页 |
| 6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 7 病例分组 | 第16页 |
| 8 基本资料 | 第16-19页 |
| 9 治疗方法 | 第19-21页 |
| 10 观测指标 | 第21页 |
| 11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1-22页 |
| 12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结果 | 第23-30页 |
| 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 | 第23页 |
|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阳虚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23-24页 |
| 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肾阳虚症状积分比较 | 第24-25页 |
| 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总积分比较 | 第25页 |
| 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积分比较 | 第25页 |
| 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第25-26页 |
| 7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分型比较 | 第26-27页 |
| 8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HCG日E2水平比较 | 第27页 |
| 9 治疗后两组获卵数以及优质卵数比较 | 第27-28页 |
| 10 治疗后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 | 第28-29页 |
| 11 安全性评价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40页 |
| 1 祖国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第30页 |
| 2 肾阳虚不孕症证病因病机 | 第30-31页 |
| 3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第31页 |
| 4 辅助生殖技术与IVF-ET促排卵长方案 | 第31-32页 |
| 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肾阳虚不孕症 | 第32-33页 |
| 6 隔药饼灸对肾阳虚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率作用初探 | 第33-37页 |
| 7 疗效分析 | 第37-39页 |
| 8 结语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文献综述 | 第44-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附表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