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30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树形聚合物和树形聚酰胺-胺 | 第11-13页 |
1.3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合成 | 第13-18页 |
1.3.1 AB_n型单体缩聚(n≥2) | 第13-14页 |
1.3.2 自缩合乙烯基缩合(SCVP) | 第14-15页 |
1.3.3 自缩合开环聚合(SCROP) | 第15-16页 |
1.3.4 质子转移聚合(PTP) | 第16-17页 |
1.3.5 A_x+B_y型单体聚合 | 第17页 |
1.3.6 不等活性单体对聚合(CMM) | 第17-18页 |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质 | 第18-21页 |
1.4.1 支化度 | 第18-20页 |
1.4.2 粘度 | 第20-21页 |
1.5 超支化聚合物修饰改性 | 第21-24页 |
1.5.1 有机物封端 | 第21-22页 |
1.5.2 活性聚合接枝 | 第22页 |
1.5.3 在材料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 | 第22-23页 |
1.5.4 聚合物接枝超支化聚合物 | 第23-24页 |
1.6 超支化聚酰胺-胺及其应用 | 第24-27页 |
1.6.1 超支化聚酰胺-胺在基因转染方面的应用 | 第25页 |
1.6.2 超支化聚酰胺-胺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3 超支化聚酰胺-胺在作为纳米颗粒模板方面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4 超支化聚酰胺-胺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27页 |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第2章 超支化聚酰胺-胺为核的两亲性多臂星状聚合物在主客体分子包裹方面的应用 | 第30-50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2.2.2 仪器 | 第31-32页 |
2.2.3 三(2-二(丙烯酸甲酯)氨基乙基)胺(MA6-TREN)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4 超支化聚酰胺-胺(HPA)的合成 | 第33页 |
2.2.5 HPA为核的多臂星状聚合物(HPA-b-PCL)的合成 | 第33页 |
2.2.6 乙酰化聚合物(HPA-Ac)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7 HPG为核的多臂星状聚合物的合成(HPG-b-PCL) | 第34页 |
2.2.8 不同pH下客体分子的负载实验 | 第34页 |
2.2.9 阴、阳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 第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2.3.1 HPA的合成 | 第34-36页 |
2.3.2 HPA-b-PCL的合成 | 第36-40页 |
2.3.3 HPA-b-PCL热学表征 | 第40-42页 |
2.3.4 HPA-b-PCL对亲水性客体分子的负载 | 第42-46页 |
2.3.5 HPA-b-PCL对阴、阳离子型客体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3章 多重刺激响应性超支化聚酰胺-胺的制备及应激性研究 | 第50-74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5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3.2.3 双丙烯酰胱胺(CBA)和双丙烯酰己二胺(HMBA)的合成 | 第52-54页 |
3.2.4 不同CBA与HMBA比例的超支化聚酰胺-胺盐酸盐的制备 | 第54页 |
3.2.5 异丁酰化超支化聚酰胺-胺(HPA(S)-IBAm)的制备 | 第54-55页 |
3.2.6 比浊法测定聚合物水溶液浊点 | 第55页 |
3.2.7 聚合物降解实验 | 第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71页 |
3.3.1 HPA(S)·HCl的合成 | 第55-57页 |
3.3.2 HPA(S)·HCl的核磁表征 | 第57-60页 |
3.3.3 HPA(S)-IBAm核磁表征 | 第60-61页 |
3.3.4 HPA(S)-IBAm的GPC表征 | 第61-63页 |
3.3.5 红外表征 | 第63-64页 |
3.3.6 HPA(S)-IBAm水溶液温敏性质的测定 | 第64-68页 |
3.3.7 HPA(S)-IBAm的荧光性质 | 第68-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4章 含二硫键超支化聚酰胺-胺在制备荧光金纳米簇方面的应用 | 第74-92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9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75-76页 |
4.2.3 超支化聚合物模板的合成 | 第76-77页 |
4.2.4 超支化聚酰胺-胺稳定金纳米簇(HPA-AuNCs)的制备 | 第77页 |
4.2.5 牛血清蛋白稳定金纳米簇(BSA-AuNCs)的制备 | 第77页 |
4.2.6 细胞培养(HeLa) | 第77-78页 |
4.2.7 AuNCs细胞毒性测试 | 第78页 |
4.2.8 AuNCs细胞成像实验 | 第78-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0页 |
4.3.1 乙酰化超支化聚酰胺-胺(HPA(S)-Ac)的合成与表征 | 第79-81页 |
4.3.2 HPA-AuNCs的制备和表征 | 第81-87页 |
4.3.3 AuNCs荧光稳定性 | 第87-89页 |
4.3.4 AuNCs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细胞成像 | 第89-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光响应温敏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92-106页 |
5.1 前言 | 第9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2-99页 |
5.2.1 主要试剂 | 第92-93页 |
5.2.2 仪器 | 第93-94页 |
5.2.3 光响应温敏聚合物合成示意图 | 第94-95页 |
5.2.4 N-Boc-咪唑(1)的合成 | 第95页 |
5.2.5 DETA-2Boc(2)的合成 | 第95页 |
5.2.6 4-苯偶氮基苯酚(3)的合成 | 第95-96页 |
5.2.7 4-(氧-2,3-环氧丙基)偶氮苯(4)的合成 | 第96-97页 |
5.2.8 A_2单体(6)的合成 | 第97页 |
5.2.9 B_3单体(7)的合成 | 第97-98页 |
5.2.10 HPA(Azo)的合成 | 第98页 |
5.2.11 光照实验 | 第98-9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4页 |
5.3.1 HPA(Azo)的合成 | 第99-100页 |
5.3.2 HPA(Azo)红外谱图解析 | 第100-101页 |
5.3.3 HPA(Azo)水溶液温敏性质的测定 | 第101-102页 |
5.3.4 HPA(Azo)的光响应测定 | 第102-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论文总结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