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4-31页 |
·国际科技合作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 | 第14-15页 |
·云南东盟科技合作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科技合作相关分析理论 | 第18-31页 |
·战略分析工具 | 第18-21页 |
·层次分析法分析理论 | 第21-26页 |
·战略联盟理论 | 第26-28页 |
·地势差分析理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发展现状 | 第31-44页 |
·云南与东盟科技合作现状 | 第31-34页 |
·东盟国家科技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云南省与东盟科技合作的基础 | 第33-34页 |
·云南东盟合作最具潜力地区分析 | 第34-37页 |
·云南资源优势分析 | 第35页 |
·云南合作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东盟区域合作分析 | 第36-37页 |
·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现状 | 第37-40页 |
·云南高校科研优势 | 第37-39页 |
·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项目 | 第39-40页 |
·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前景判断 | 第40-44页 |
·主要合作国家科技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合作前景分析与判断 | 第41-44页 |
第四章 东盟科技合作市场分析及发展 | 第44-53页 |
·超竞争状态分析 | 第44-48页 |
·超竞争状态理论简介 | 第44-45页 |
·东盟科技合作市场现状分析 | 第45-47页 |
·超竞争下的东盟科技合作市场发展 | 第47-48页 |
·基于地势差理论的分析 | 第48-52页 |
·地势差理论及区域互补 | 第48-50页 |
·地势差下现状分析及发展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AHP模型的层次分析法研究 | 第53-66页 |
·层次分析法理论 | 第53-55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53页 |
·基本步骤 | 第53-55页 |
·数据来源 | 第55-57页 |
·基于AHP的模型建立和分析 | 第57-60页 |
·基于AHP结论的SWOT分析 | 第60-64页 |
·SWOT理论 | 第60-61页 |
·基于AHP的SWOT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战略框架构建及对策研究 | 第66-77页 |
·战略框架构建 | 第66-69页 |
·战略框架简介及构建基础 | 第66-68页 |
·云南东盟战略框架基础 | 第68-69页 |
·基于超竞争理论的对策研究 | 第69-70页 |
·基于地势差理论的对策研究 | 第70-72页 |
·基于AHP下的对策研究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创新点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1 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调查问卷 | 第83-86页 |
附录2 ASE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OPERATION SURVEY | 第86-90页 |
附录3 AHP模型计算结果 | 第90-94页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
附录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