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8-11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激光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原理 | 第12-19页 |
2.1 激光多普勒效应 | 第12-14页 |
2.2 干涉条纹模型 | 第14-15页 |
2.3 高斯光束的基本特性 | 第15-16页 |
2.4 激光测速中的光散射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激光多普勒测速光学系统的设计 | 第19-32页 |
3.1 三种常用的光学系统模式 | 第19-21页 |
3.1.1 参考光模式 | 第20页 |
3.1.2 单光束模式 | 第20-21页 |
3.1.3 双光束模式 | 第21页 |
3.2 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21页 |
3.3 双光束光学系统的设计 | 第21-29页 |
3.3.1 光发射单元设计 | 第22-26页 |
3.3.2 光接收单元设计 | 第26-27页 |
3.3.3 光接收器的选择 | 第27-29页 |
3.4 光收发单元的一体化设计 | 第29-30页 |
3.5 系统参数设计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多普勒信号处理 | 第32-40页 |
4.1 多普勒信号的特点 | 第32-35页 |
4.1.1 光电探测器检测的信号 | 第32-33页 |
4.1.2 高通滤波后的信号 | 第33-34页 |
4.1.3 多普勒信号特点的总结 | 第34-35页 |
4.2 信号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5-39页 |
4.2.1 几种现有的信号处理技术 | 第35-38页 |
4.2.2 本课题采用的信号处理方法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 第40-58页 |
5.1 中央处理单元 | 第40-42页 |
5.2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2-46页 |
5.2.1 信号的放大 | 第42-44页 |
5.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44-46页 |
5.3 模数转换(A/D)电路设计 | 第46-49页 |
5.4 FIFO 设计 | 第49-50页 |
5.4.1 FIFO 的选择 | 第49-50页 |
5.4.2 FIFO 的接口设计 | 第50页 |
5.5 存储单元设计 | 第50-53页 |
5.5.1 TMS320C6713EMIF 简介 | 第50-51页 |
5.5.2 外扩Flash 存储器设计 | 第51-52页 |
5.5.3 外扩SDRAM 存储器设计 | 第52页 |
5.5.4 FIFO 与DSP 的接口设计 | 第52-53页 |
5.6 FFT 算法的DSP 实现 | 第53-57页 |
5.6.1 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53-54页 |
5.6.2 FFT 算法 | 第54-56页 |
5.6.3 FFT 的DSP 实现 | 第56-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实验与讨论 | 第58-62页 |
6.1 实验研究 | 第58-60页 |
6.2 精度分析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7.2 课题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