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模拟计算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5页
    1.1 系统生物学第7-8页
    1.2 生物信息学第8-9页
        1.2.1 生物信息学简介第8页
        1.2.2 生物信息学在代谢网络构建中的应用第8-9页
    1.3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第9-23页
        1.3.1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应用第9-10页
        1.3.2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发展现状第10-16页
        1.3.3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模拟计算原理第16-17页
        1.3.4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第17-23页
    1.4 德氏乳杆菌简介第23-24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第25-35页
    2.1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注释信息获取与比对第25-26页
        2.1.1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注释信息获取第25-26页
        2.1.2 注释信息比对第26页
    2.2 建立初步反应列表第26-27页
    2.3 反应列表的修正第27-35页
第三章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计算第35-58页
    3.1 网络模型的初步计算与修正第35-41页
        3.1.1 网络模型转化第35-39页
        3.1.2 模型验证与修正第39-41页
    3.2 模拟与分析第41-58页
        3.2.1 生长速率的计算第41-42页
        3.2.2 ATP最大合成速率第42页
        3.2.3 鲁棒性分析(Robustness analysis)第42-51页
            3.2.3.1 碳源吸收速率的影响第42-45页
            3.2.3.2 氧气吸收速率的影响第45-49页
            3.2.3.3 稀释率对网络性状的影响第49-51页
        3.2.4 表型相平面分析(Phenotypic phase plane analysis)第51-54页
        3.2.5 基因敲除实验(Simulating gene knockouts)第54-58页
            3.2.5.1 单基因敲除实验第54-56页
            3.2.5.2 双基因敲除实验第56-58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58-60页
    4.1 结论第58页
    4.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 利用VBA程序对基因组注释信息数据操作示例第65-69页
附件 文章附件信息第69-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Cu金属玻璃表面纳米多孔化研究
下一篇:多视角人脸检测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