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TrxR抑制剂—金诺芬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 | 第12-31页 |
前言 | 第12-21页 |
1. 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 | 第12页 |
2.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与氧化还原态 | 第12-17页 |
2.1 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形成机制 | 第12-14页 |
2.1.1 通过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途径 | 第13页 |
2.1.2 通过酶介导的途径 | 第13-14页 |
2.1.3 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的途径 | 第14页 |
2.2 氧化还原态 | 第14-15页 |
2.3 氧化还原态与多药耐药机制 | 第15-17页 |
2.3.1 氧化还原态与多药耐药转运体构象的改变 | 第15页 |
2.3.2 氧化还原态与MRP活性的改变 | 第15页 |
2.3.3 氧化还原态与P-gp表达的改变 | 第15-16页 |
2.3.4 氧化还原态与p53基因 | 第16-17页 |
3. TrxR与肿瘤及多药耐药的治疗 | 第17-21页 |
3.1 TrxR的结构及活性 | 第17-18页 |
3.2 TrxR是肿瘤治疗的靶点 | 第18-20页 |
3.3 TrxR是多药耐药的新靶点 | 第20-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页 |
2. 细胞培养 | 第21页 |
3. MTT法检测金诺芬对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 | 第21-22页 |
4. 测定TrxR活性 | 第22页 |
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22页 |
6. Caspase-3表达检测 | 第22页 |
7. 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 | 第23-28页 |
1. 与敏感细胞相比,耐药K562/ADM细胞中TrxR活性显著增高 | 第23页 |
2. 金诺芬抑制K562/ADM细胞中TrxR活性 | 第23-24页 |
3. MTT法检测金诺芬对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4-26页 |
4.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6-27页 |
5. 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G6PD和NADP(+)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与NADPH平衡的关系研究 | 第31-48页 |
前言 | 第31-37页 |
1. G6PD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1.1 G6PD基因及其突变型 | 第31-32页 |
1.2 G6PD在细胞内扮演的角色 | 第32-33页 |
1.2.1 G6PD与细胞生长和衰老 | 第32-33页 |
1.2.2 G6PD与病毒感染 | 第33页 |
1.3 G6PD与人类疾病 | 第33-34页 |
2. G6PD与NADPH平衡 | 第34-37页 |
2.1 NADPH | 第34页 |
2.2 产生NADPH酶类 | 第34-35页 |
2.3 NADPH的平衡与产生NADPH酶类 | 第35页 |
2.4 G6PD与产生NADPH的酶 | 第35-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2. 细胞培养 | 第37页 |
3. G6PD活性测试 | 第37页 |
4. NADPH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5. iTRAQ实验及分析 | 第38页 |
6. 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苹果酸酶的活性测试 | 第38-39页 |
7. Western blot-G6PD、ME1、ME3、IDPc和IDPm的表达 | 第39页 |
8. 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1. 与对照细胞相比,G6PD的活性和表达在G6PD-knockdown A549细胞中明显下降 | 第40-41页 |
2. 与对照细胞相比,NADPH/NADP~+比值在G6PD-knockdown A549细胞中不变 | 第41页 |
3. 通过iTRAQ分析,应用LIBRA program对细胞内几乎所有产生NADPH的酶进行定量 | 第41-42页 |
4. 与对照细胞相比,IDPc活性在G6PD-knockdown A549细胞中明显增加 | 第42-43页 |
5. 与对照细胞相比,ME活性在G6PD-knockdown A549细胞中无明显变化 | 第43-44页 |
6. 与对照细胞相比,IDPc的表达在G6PD-knockdown A549细胞中明显增加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缩略词表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