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行政服务中心法律问题研究--组织法制的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行政服务中心概述第12-17页
    1.1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1.1.1 地方试点阶段第12页
        1.1.2 全国推广阶段第12-13页
    1.2 行政服务中心兴起的背景第13-16页
        1.2.1 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13-14页
        1.2.2 域外改革及立法的影响第14页
        1.2.3 政府职能转变第14-15页
        1.2.4 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第15-16页
    1.3 现状分析第16-17页
第2章 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组织法视角进行研究的意义第17-24页
    2.1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17-22页
        2.1.1 实际运行中与现行制度不能有效衔接第17-19页
        2.1.2 行政服务中心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第19-20页
        2.1.3 对行政服务中心的认识未形成统一意见第20-22页
    2.2 组织法视角下健全行政服务中心研究的意义第22-24页
        2.2.1 理论意义:行政组织法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第22页
        2.2.2 现实意义: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组织再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22-24页
第3章 现行中心建设的组织类型及其制度的分析与评价第24-30页
    3.1 内设机构(虚体型)模式第24-25页
        3.1.1 典型代表第24页
        3.1.2 突出特点第24页
        3.1.3 基本评价第24-25页
    3.2 协调型模式第25-26页
        3.2.1 典型代表第25页
        3.2.2 突出特点第25页
        3.2.3 基本评价第25-26页
    3.3 准实权型(实体型)模式第26-27页
        3.3.1 典型代表第26页
        3.3.2 突出特点第26页
        3.3.3 基本评价第26-27页
    3.4 实权型(综合型)模式第27-28页
        3.4.1 典型代表第27页
        3.4.2 突出特点第27页
        3.4.3 基本评价第27-28页
    3.5 小结第28-30页
第4章 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法制建设选项第30-43页
    4.1 服务型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法制内容选项及其健全途径第30-34页
        4.1.1 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深入挖掘公共服务理念第31-33页
        4.1.2 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第33页
        4.1.3 建立针对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绩效的监督制度和严格的问责制度第33-34页
    4.2 实权型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法制内容选项及其健全途径第34-39页
        4.2.1 科学分配进入中心的职权类型第34-35页
        4.2.2 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立法策略第35页
        4.2.3 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立法层级及内容第35-37页
        4.2.4 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立法的配套改革第37-38页
        4.2.5 需科学设计和防范的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立法阻碍因素第38-39页
    4.3 综合型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法制内容选项及其健全途径第39-43页
        4.3.1 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建设第40页
        4.3.2 事务办理上的时效制度建设第40-41页
        4.3.3 以实现政务公开为目标的电子政务法律制度建设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阿马蒂亚·森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理性、自由与发展
下一篇: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规范化研究